专家刘纪鹏炮轰“公募基金”:中国市场有道德有能力机构太少!

zqmmeb422

时间 2024年5月10日 预览 22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7011276385600034/

原创 2024-05-10 08:17·小林轻创

在中国资本市场这片波澜壮阔的海域中,公募基金作为连接广大投资者与市场的重要桥梁,其一举一动历来备受瞩目。然而,在这看似光鲜的表面下,隐藏着诸多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乎市场的公平与效率,更触及到投资者信心的根基。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原院长刘纪鹏近期在中国投资年会上的发言再次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刘纪鹏教授直言不讳地批评了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的现状,指出市场上拥有道德与能力的金融机构数量匮乏

我们的市场不缺资金,不缺技术,唯独缺乏有道德、有能力的金融机构。”刘纪鹏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如是说。

他指出,公募基金作为专业投资机构,本应是资本市场的稳定器和价值发现者,但现实中,部分基金公司却在逐利的驱动下,丧失了应有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频繁出现“追涨杀跌”、风格漂移、利益输送等不良现象,严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资本市场的生态环境

他特别提到了一个令市场震惊的例子,声称:某公募基金给投资者造成了234亿元的亏损,而基金管理团队却从中获得了33亿元的高额报酬这一言论直击行业痛点,揭示了投资者利益与基金管理者激励机制之间的巨大鸿沟。

刘纪鹏教授强调,公募基金的收费制度亟待改革,应当与基民的利益更加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做到同呼吸共命运。

他认为,当前部分券商的行为缺乏自律,比如提到的*ST美尚案例,直言不讳地批评了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这类行为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和投资者的信任

他还提到,一些企业融资者在市场中享受着优厚条件减持股份,而广大股民却承受着投资损失,这种现象必须得到彻底变革,以打造一个真正以投资者为中心的资本市场环境

刘纪鹏痛心疾首地表示,公募基金行业的道德滑坡现象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一些基金管理人在利益诱惑面前,置投资者利益于不顾,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高频交易,或是通过持仓调整进行利益输送,导致基金业绩与其宣传的长期价值投资理念背道而驰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基金行业的基本伦理,也极大地挫伤了投资者对公募基金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信任。

刘纪鹏的发言反映了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在快速发展中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尤其是投资者保护、公司治理和市场诚信等方面的不足。

除了道德层面的质疑,刘纪鹏还尖锐地指出,当前公募基金在投资研究、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亦显不足。部分基金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效应,缺乏成熟的投资策略和团队协作,一旦市场风向转变,便容易陷入被动

更有甚者,部分新成立的基金公司,由于经验匮乏、人才短缺,仅凭营销手段吸引投资者,而实际管理能力欠佳,长期业绩乏善可陈,这无疑是对“专业管理”原则的讽刺

面对现状,刘纪鹏呼吁,要从根本上扭转公募基金行业的风气,必须从制度建设、监管强化、文化塑造三方面入手

首先,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确保市场公平公正。

其次,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基金公司的日常监管和定期审查,特别是对基金的投资行为、信息披露、费率结构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

再者,推动行业文化建设,倡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鼓励基金公司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提升整体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

刘纪鹏的炮轰,无疑为公募基金行业敲响了警钟。诚然,问题的存在不容回避,但每一次的批判与质疑,也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契机。

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公募基金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万千投资者的财富梦想与期待

只有真正回归“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初心,公募基金才能在未来的市场浪潮中乘风破浪,引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赢得广大投资者的信赖与尊重这场关于道德与能力的双重考验,既是挑战,更是重塑行业形象、提升服务品质的宝贵机遇。

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