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人眼里的中塞友谊,武契奇亲吻中国国旗,屡次力挺中国!

zqmmb5ed4

时间 2024年5月10日 预览 23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7021321449996852/

首发·地图解天下

最近,塞尔维亚在我国互联网火了,原因就是武契奇总统的心愿终于完成了。武契奇大家都应该很熟悉,无论是亲吻中国国旗,还是白宫小板凳事件,这个两米高的壮汉都给了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要知道,他这十几年来一直通过电话、书信、或者当面邀请的方式,力邀我们的领导人前去塞尔维亚做客,就在前几天我们领导人访问完法国后终于去了该国,从新闻中可以看出,武契奇真的非常有心了,在该国首都挂满了中国与塞尔维亚的国旗。

为热烈欢迎我们,武契奇而且专门还在贝尔格莱德一栋20多层高楼的半侧楼体,装饰了一面巨型中国国旗。而且用中文贴心的写道:热烈欢迎尊敬的中国朋友。

在访问的中国飞机到达塞尔维亚领空后,武契奇不但派出了两架战斗机全程护航,而且在塞尔维亚大厦的广场上,一万五千名塞尔维亚民众挥舞中塞两国国旗,热烈欢迎我们领导人的到访。在结束后,武契奇还携手夫人到机场亲自送行,那我们不禁要问,塞尔维亚为何如此热情。中塞友谊是怎么来的?

在探讨中塞友谊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塞尔维亚这个国家。

欧洲小国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位于欧洲东南部,北靠匈牙利,西界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南邻北马其顿与阿尔巴尼亚,东接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的地形多样,北部以瓦伊沃丁纳平原为主,这里是塞尔维亚的农业中心,生长着丰富的谷物、水果和蔬菜。南部以群山和丘陵为主,这里的山地遍布广阔的森林和草地,是塞尔维亚重要的自然资源。

到了2023年,塞尔维亚的人口约为690万,人口密度在欧洲属于中等水平。塞尔维亚人口的大多数为塞尔维亚人,其次是匈牙利人、罗马尼亚人、罗姆人等少数民族。塞尔维亚的官方语言为塞尔维亚语,但在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也可以听到其他少数民族语言。

其首都为贝尔格莱德,人口约140万。贝尔格莱德位于多瑙河与萨瓦河交汇处,拥有非常战略的地理位置。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经历了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多个时期的统治,城市遍布古老的要塞、教堂和建筑。

除了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尼什、克拉古耶瓦茨等城市也是塞尔维亚重要的中心城市。诺维萨德坐落在多瑙河畔,是塞尔维亚的经济和科技中心,每年的塞尔维亚青年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该国文化融合了东西方的元素,这里的民间音乐、舞蹈和传统手工艺品享誉世界。

在战火中积累的中塞友谊

塞尔维亚它的前身是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囊括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地区。然而,这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民族矛盾。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东欧共产主义体系的崩溃,这些民族矛盾更是激化。1991年,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宣布独立,南斯拉夫解体的序幕正式拉开。作为南斯拉夫联邦的核心成员,塞尔维亚试图维持联邦的完整。尤其是科索沃本来就是塞尔维亚的一个省份。

面对越来越多的共和国寻求独立,冲突不可避免。后来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独立的共和国合并,形成了被称为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为南联盟)。“独立”后的科索沃与南联盟冲突不断,当时阿族人还成立了“科索沃解放军”同南联盟军警对抗。加上某些大国在从中挑火,更是导致塞尔维亚原本的省份科索沃独立活动更加激烈。

从1991年到1999年科索沃战争结束。这些战争包括克罗地亚战争和波斯尼亚战争。在这些冲突中,塞尔维亚以及塞尔维亚支持的团体,与独立的共和国及其支持者进行了残酷的战斗。

特别是在波斯尼亚战争期间,塞族与波斯尼亚境内的穆斯林和克罗地亚人之间的冲突,演变为一场人道主义灾难。萨拉热窝的围城和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等事件,使得塞尔维亚越加岌岌可危。

随着情况逐渐恶化,1999年3月,北约在没有获得联合国正式授权的情况下,以预防科索沃地区的人道危机为由,对南斯拉夫发起了一场持续了78天的空袭。当时的塞尔维亚在北约的炮火下艰难求生。当时我国虽然经济实力不强,但还是站在了塞尔维亚一边。

我们反对由美国领导的北约对科索沃的介入。我国将科索沃的状况与台湾的情形相提并论,视其为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并对北约对南斯拉夫实施的轰炸行动表示反对。也就是从那时起,中美关系急转直下。这也是位于南斯拉夫的中国大使馆也被美国轰炸的原因。

在北约的轰炸结束后,塞尔维亚被迫撤出科索沃。在当时,塞尔维亚国内经济近乎崩溃,生活物资匮乏,很多工厂因战争而停工,大量民众失业。炮火之下,无数家庭破碎,孩子失去了父母,妻子失去了丈夫,老人失去了依靠。战争使塞尔维亚的民众生活备受折磨,悲伤与绝望充斥着每一个角落。
教育和医疗体系几乎瘫痪,孩子们失去了正常的学习机会,许多疾病因为缺乏药物和治疗设备而难以控制。国家的基础设施严重破坏,供电供水间断,许多家庭甚至难以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

为了帮助塞尔维亚重建,我国向塞尔维亚提供了大量的财政资助和技术援助,其中包括对科索沃地区中重点设施的重建工作。

以贝尔格莱德普洛夫迪夫大桥为例,这座由中国资金和技术建成的桥梁,不仅缓解了首都的交通压力,更成为塞尔维亚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新的地标之一。

考虑到战争导致的健康危机,我国向塞尔维亚提供了医疗设备和药品,还派遣了医疗团队协助塞尔维亚重建其医疗卫生体系。在某些情况下,中国医疗团队还开展了培训项目,提高了当地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这些举措不仅立即缓解了战后塞尔维亚的医疗压力,还为其长期医疗体系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经济层面,中国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塞尔维亚的恢复与发展。中国与塞尔维亚签署了一系列经贸协议,增加了双边的商品贸易和投资,为塞尔维亚的经济恢复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对于塞尔维亚的农产品、能源和基础设施项目,中国不仅提供了资金支持,还引入了中国的企业和技术,共同参与重建工作。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切维奇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塞尔维亚人民将永远感激中国人民的支持,并表示塞尔维亚绝不会忘记这份友谊。

塞尔维亚没有忘记恩情,多次力挺中国

在疫情爆发后,塞尔维亚陷入了危机之中。为了帮助该国,我国选派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的六位专家团队,装备着个人防护装备和多种医疗设备,抵达位于塞尔维亚首都的贝尔格莱德尼古拉·特斯拉国际机场。

他们随同的专用飞机运载了中国紧急集结的数十吨医疗物资,包括呼吸机、口罩、检测盒等关键防疫用品。塞尔维亚的领导人,包括总统武契奇、卫生部长和国防部长等政府高级官员,在飞机跑道上热切等待,并通过碰肘的方式亲切地迎接了中国医疗队。

接着,武契奇情深地在五星红旗亲吻,表达了对中国在塞尔维亚遭遇困难时给予的政府与人民支持及援助的衷心感激。这一行为感动了许多在场的观众。在他的讲话里还表达了一个观点:我现在明白了,在面对挑战时,我们不能把希望放在欧盟身上,唯独可以望向中国,因为只有中国愿意向塞尔维亚伸出援手。

经此一役,武契奇对中国的感情越发的“铁”了。甚至在国际场合公开声明支持“一个中国原则”、祝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直言“爱中国”。当北约对中国的行为表达出疑问,武契奇异常坚定地做出了回应,勇敢地与北约进行对抗。同时,在美国对中国疫苗进行负面宣传期间,他成为首位选择接种该疫苗的人。

在2020年的2月,面临来自西方国家的负面攻击和诋毁,武契奇坚决表态,他将不断深化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并将与中国的合作置于首位。并且慷慨宣布,塞尔维亚将通过具体的举措向全球展示其与中国的"坚不可摧的友谊"。

武契奇说,“不要忘记,25 年前,当这个国家遭到破坏和轰炸时,我们的中国朋友与我们在一起,他们与我们一起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就在离这里几百米的地方,他们失去了亲人”。可见,我们恩情塞尔维亚没有忘,我们做的事情塞尔维亚人民一直都记在心里。在这里,祝愿中塞友谊源远流长。

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