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睿评|巴勒斯坦悲剧的大国根源①:英国反复无常与美苏奇怪的一致

zqmm99558

时间 2024年6月5日 预览 8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76538417766711848/

2024-06-04 14:56·澎湃新闻

2023年新一轮巴以冲突延宕至今,目前以色列对加沙地区的军事行动正在造成越来越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引起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究其根源,在于自2000年中东和平进程陷入停滞以来长期累积的复杂矛盾。正是由于中东和平进程陷入停滞、巴以冲突周期性爆发、巴勒斯坦问题被严重边缘化、美国片面推动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的做法,导致2023年10月7日爆发了新一轮巴以冲突。

此次巴以冲突在爆发方式、伤亡规模、危机程度等方面均打破以往模式,使国际社会在如何促使巴以双方停火止战、重启和平进程方面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并对巴以双方、地区形势乃至国际体系都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当地时间2024年6月2日,加沙地带代尔拜拉赫,巴勒斯坦民众在废墟中继续日常生活。 本文图均为 IC photo 图

而巴勒斯坦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持续时间最长、矛盾最为复杂、最难以解决的世纪难题,其原因就在于它不仅是巴以双方及各自内部矛盾的产物,还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外部干涉密切相关。

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冷战时期大国政治对巴勒斯坦问题形成、发展及其长期化、复杂化的影响,进而揭示巴勒斯坦悲剧背后的大国政治根源。在本文中影响巴勒斯坦问题的“大国政治”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指某一世界大国对巴勒斯坦及其相关问题的政策和行为;二是指两个或多个大国围绕巴勒斯坦及其相关问题而发生的矛盾、斗争、交易、合作等关系。具体而言,本文中的大国政治主要是指近现代时期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大国,以及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影响。

当地时间2024年6月2日,加沙地带,一些流离失所者陆续返回营地,在废墟中行走。

制造巴勒斯坦问题(1915-1918)

巴勒斯坦问题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缘起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一战期间得到英国支持,并在一战后不断向巴勒斯坦加快犹太人移民,寻求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国家,其核心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两个民族围绕巴勒斯坦领土争夺和分配并各自建立民族国家而发生的冲突。

19世纪初英国开始对中东进行争夺,并把中东视为“大英帝国的支柱”,而巴勒斯坦所在的“新月地带”则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20世纪初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觊觎和争夺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由于英国殖民主义者既要与其他殖民主义者、帝国主义强国明争暗斗,又要争取阿拉伯民族反抗奥斯曼帝国,还要把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扶植成自己向中东进行渗透的代理人,因此对巴勒斯坦做出了三种矛盾的安排,直接导致了巴勒斯坦问题的产生及复杂化。

当地时间2024年6月3日,加沙地带代尔拜拉赫,伤员被送往阿克萨烈士医院接受治疗。

首先,英国通过“侯赛因-麦克马洪通信”(Husayn-McMahon correspondence,1915年7月~1916年3月),承诺战后在埃及以东的“新月地带”和阿拉伯半岛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具体区域存在争议),以换取侯赛因领导阿拉伯人举行反对奥斯曼帝国的起义,对抗在一战中与德国结盟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其次,为了对“新月地带”进行瓜分,英、法于1916年签订了《赛克斯-皮科协定》,巴勒斯坦和伊拉克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叙利亚和黎巴嫩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这是一战中“最具争议的文件之一”,因为“它违反了英国对(麦加)谢里夫侯赛因的部分承诺”。一战后,根据1920年《圣雷莫协定》,英国对伊拉克、约旦和巴勒斯坦实行委任统治;法国对叙利亚和黎巴嫩实行委任统治,其依据正是对阿拉伯人背信弃义的《赛克斯-皮科协定》。

最后,英国于1917年发表《贝尔福宣言》,宣言指出:“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之家(a national home for the Jewish people),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但必须明白理解,绝不应使巴勒斯坦现有非犹太团体的公民权利和宗教权利或其他任何国家内的犹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受到伤害。”据此,英国支持欧洲的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向巴勒斯坦移民,巴勒斯坦问题开始产生。《贝尔福宣言》的发表“标志着英国巴勒斯坦政策的重大转变,它是导致巴勒斯坦问题复杂化和长期化的一个重要事件”。

英国从许诺阿拉伯人建立统一阿拉伯国家转向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其中既有对自身战略利益的考虑,也有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合作与斗争的因素。

从国内看,一战后期英国国内罢工浪潮和反战运动高涨,经济濒临崩溃,因此英国统治集团不择手段地获取犹太人的经济支持,并通过支持英国国内的“犹太复国运动”组织,争取英国和世界犹太资本家财政上的大力支持。

从国际看,争取犹太势力强大的美国参加对德国的作战,避免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投入德国的怀抱,是英国转向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重要原因。一战末期,美国是犹太人势力最强大的国家,美国总统威尔逊对犹太复国主义持同情和支持立场。在《贝尔福宣言》发表前,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曾征求过威尔逊的意见,威尔逊明确表示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民族之家”。此外,由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正在寻求德国的支持,而德国则企图利用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在中东打入英、法的势力范围,进而建立“桥头堡”,切断英国的石油来源和“不列颠帝国的交通线”,这也促使英国为对抗德国而加强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支持。

由此可见,缓和国内矛盾、维护英国的帝国利益,以及联合美国、对抗德国等大国政治因素都构成了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重要原因,并使巴勒斯坦成为被交易的对象。

《贝尔福宣言》激起了阿拉伯民族的愤怒,他们强烈谴责《贝尔福宣言》是“一个不讲道义、居心险诈的英国阴谋”,目的在于阻碍或者破坏阿拉伯民族的复兴。1938年10月,埃及人乔冶·安东尼斯在英国出版著名的历史著作《阿拉伯人的觉醒》,他在书中披露和分析了麦克马洪承诺、《赛克斯-皮科协定》和《贝尔福宣言》的前后矛盾与互不一致,揭穿了英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口是心非、故意欺骗和背叛阿拉伯人的阴谋做法。

总之,在一战期间,英、法对“新月地带”的秘密瓜分,英国对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新月地带”做出三种矛盾安排,不仅直接导致了巴勒斯坦问题,而且留下了许多影响至今的矛盾。这一系列阴谋安排和肮脏交易直接导致犹太复国主义和阿拉伯民族主义在巴勒斯坦领土归属问题上的矛盾。

尽管历史不能假设,但如果当时英国许诺在“新月地带”和阿拉伯半岛建立的统一阿拉伯国家变成现实,并把巴勒斯坦包括其中,巴勒斯坦问题就有可能不复存在;即使巴勒斯坦问题产生,已建立的统一阿拉伯国家就会作为统一的政治实体代表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的利益,进而避免巴勒斯坦在反对犹太复国主义和以色列的斗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当地时间2024年6月2日,加沙地带北部,杰巴利耶难民营中的男孩搬运水桶。

操纵巴以分治(1918-1948)

伴随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对巴勒斯坦殖民统治的失败和阿犹冲突的产生、发展和加剧,二战后巴勒斯坦问题的主导权在霸权衰落的英国和新兴世界霸主美国之间易手,美国开始大力支持犹太复国运动,而随后美、苏又从自身利益出发操纵出台了不合理的巴以分治方案。

(一)英国对巴勒斯坦委任统治的失败

英国对巴勒斯坦委任统治期间,从“扶犹排阿”到“扶阿限犹”政策的转变,并非出于对阿拉伯人的同情和支持,其重要原因仍是出于英国自身利益和二战爆发前夕对抗德国的需要,希望通过“扶阿限犹”赢得阿拉伯人好感而避免其倒向“轴心国”。这一转变导致阿犹冲突不断加剧,英国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也陷入严重危机。巴勒斯坦问题日趋严重完全是英国委任统治失败的结果,其发展演变也深受大国政治的影响。

1920年,英国对巴勒斯坦正式实行委任统治。在20世纪20~30年代,欧洲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在英国支持下掀起了数次向巴勒斯坦大规模移民的浪潮,并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犹太复国主义的行政机构和准军事组织。伴随犹太人口不断增加,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冲突不断发生,其中1921年、1926年和1929年先后爆发3次阿犹冲突,直至爆发1936~1939年的巴勒斯坦人大起义。1937年英国成立皮尔委员会,计划把巴勒斯坦分割为犹太国和巴勒斯坦国,耶路撒冷归英国委任统治,这一计划遭到了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共同反对。

1939年英国发表白皮书,宣布未来五年内犹太人移民将限制在每年1.5万人,并在十年内使巴勒斯坦独立。白皮书同时指出,“国王陛下的政府现在明确宣布

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