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有载人登月实力,为何要推到2030年?我们比美国考虑更深远

zqmm4287c

时间 2024年5月6日 预览 8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53477442062778880/

首发·王闲知

#精品长文创作季#

按照张维为教授的说法,我国已经在多个领域实现“清场式的遥遥领先”,特别是在航天领域更是如此。不要说一个小小的月球,就连太阳我们也不放在眼里。

然而,令人想不通的是,在我国已经完成多次探月任务,并且神舟飞船的发射任务全部圆满成功的情况下。有关部门竟然把载人登月的时间限设定为了2030年之前。目前美国也在积极准备登月工作,我们难道不怕被老美逆袭吗?

一、清场式领先的探月工程

我们之所以断定中国已经拥有载人登月的实力,主要是全球探月工程领域的其他国家都很难媲美中国探月工程的实力。甚至连掌握多项科技霸权的老美,也在探月方面毫无亮点。

首先,美国官方的探月工程已经处于“遥遥无期”状态。早在七年前白宫就提出了“重返月球”的口号,在美国遭到“口罩”、美债等多重打击的情况下,他们依然没有停止阿尔忒弥斯计划。在拖延了很久之后,才在2022年底发射了第一艘绕月飞船。

不过,在预算严重超标的不利影响下,美国似乎已经无力开展接下来最关键的载人登月工作。最新消息显示,第二艘和第三艘美国探月飞船至少需要等到2025年9月份之后才能发射升空。

另外,美国民间的探月尝试也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马斯克名下的深空探索公司一直是美国民间航天的重要力量,虽然它的确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那些和深空探索公司合作的企业表现就很难让人满意了。

根据媒体报道,原计划在月球开展多项科学研究的美国首款民间探月登陆器“奥德修斯”号,在执行完一个月的任务后就宣告“永久休眠”。设计这款月球探测器的美国公司表示,“奥德修斯”号刚抵达月球表面就遭遇了侧翻事故,这次“永久休眠”则是和电池系统“翻车”有关。

美国的探月进展尚且如此,印度、日本的拉胯表现就更别提了。在前两艘“月船号”相继失败之后,印度去年发射的月船3号成功登陆了月球。是仅仅几天后,它就遭遇了和“奥德修斯”号一样的电池故障。日本最近发射的“SLIM”登月器,是他们自己研发的第二款月球探测器,它距离日本首款月球探测器间隔了将近17年之久。

相比其他国家,我国在探月工程领域已经取得了清场式遥遥领先的成就。我国不仅成功向月球派出了多款登月器,而且还掌握了发射通信中继卫星的技术,相信只要我们愿意随时都可开展载人登月工作。

二、时机不成熟的载人登月

虽然中国载人登月的技术问题并不多,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将这项重大工程推迟到2030年之前完成绝对是正确的选择。我们究竟在等什么呢?

第一,经济好转的条件。载人登月工程可不是普通的航天任务,它所需要的财政预算超过以往任何一个项目。就拿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来说,这项老美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展的载人登月工程,累计花费了255亿美元。

可能今天的我们觉得255亿美元并不算多,但是在“阿波罗计划”结束的1972年,美国一年的GDP也仅有1.28万亿美元。几十年的科技发展的确降低了载人登月的技术难度,但是它的“烧钱”属性却并没有改变多少。

“口罩”以后我们的经济状况一直没有太大的起色,全国已经有12个省份因为负债严重被叫停新增基建投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各地又发行了9000多亿元的地方债,这使得地方债余额已经接近41.41亿元的历史新高。现在开源节流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战略,载人登月并不急于在短期内完成。

第二,科技进步的条件。载人登月最大的意义并不是哪个国家先把宇航员送上月球,毕竟美国早在1969年就做到这一壮举。老美之所以决定重返月球,就是为了利用月球上的氦-3资源。

公开资料显示,氦-3是目前唯一一种不会产生核辐射污染的“核聚变燃料”。地球上的氦-3大量存在于人类无法探索的地核区域。月球上的氦-3储量多达数百万吨,并且它们的分布范围大多位于月球表面,这就为人类利用月球氦-3资源创造了条件。

既然氦-3资源的经济价值如此巨大,我们为什么不尽快送宇航员前往月球进行研究呢?答案很简单,现在全世界的可控核聚变技术都十分不成熟,即使是最先进的“人造太阳”也只能点燃十几秒钟。

就算我们明天就能带回月球上的氦-3资源,也无法进行综合利用。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待技术成熟。

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