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桓帝登基之初,大权臣梁冀权倾朝野!汉桓帝到底如何诛杀梁冀?

zqmme9a63

时间 2024年5月4日 预览 6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39346596914233908/

首发·妖火说历史

公元159年八月,已经执掌东汉朝政大权十八年的梁冀,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末日。

这一天,汉桓帝忽然下令,封锁京城和皇宫。同时,在汉桓帝的安排下,司隶校尉张彪,率领一千禁卫军,直接包围了梁冀的府邸。

此后,在禁军的逼迫之下,梁冀不得不交出了象征着大将军权力的符节。而在交出符节之后的同一天,梁冀又和自己的妻子一道,在府中被逼自杀。

而在梁冀自尽的同时,梁家上上下下几十个权柄重臣,也全部被解除了权力,然后被一同处死。数百位梁家的宾客,以及很多被梁家提拔上来的官员,也全都被同时免职。

就这样,已经把持东汉朝政二十多年的‘梁氏集团’,在一天之内,彻底被连根拔起,灰飞烟灭!

这就是汉桓帝诛杀权臣梁冀的大致过程。

在东汉的历史上,汉桓帝诛杀梁冀这件事,其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事件。首先,汉桓帝诛杀梁冀这件事本身,几乎可以看做是东汉后期历史的开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梁冀自杀的那一刻开始,东汉的历史,就正式进入后期阶段了。

其次,如果只看正史上有关这一段的记载,我们可能会觉得很荒谬。因为在整个过程当中,汉桓帝好像只是找了几个宦官,下了一道圣旨,就直接将梁家连根拔起了。面对汉桓帝的行动,梁家几乎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就连梁冀本人,也只能束手待毙。

很难想象,一个权倾朝野二十年的顶尖外戚家族,在朝中根深蒂固,门生故旧无数。这样一个家族,会因为汉桓帝一道圣旨,就被彻底清理干净,甚至连反抗的能力都没有。

难道说,当时的汉桓帝,他掌握的皇权,真的达到这个程度了?可是如果汉桓帝真的有这么大权力,他又怎么会被梁家架空呢?

实际上,这是一个典型的历史错觉。

如果结合同时代其他人的故事,把所有的故事都连起来,我们可能就会发现:汉桓帝诛杀梁冀,其实一点都不容易。而且,这是一个持续了很多年的局!一个在汉桓帝登基之前,就已经开始的权力斗争局。

但同时,这个局的复杂程度,又实在超乎想象。因为这个局,涉及到了太多的人,而且时间太长。虽然最后是由汉桓帝收尾,诛杀了梁冀。但实际上,在这个局里面,汉桓帝是直到后期,才正式出场。

所以,想要真正理解,汉桓帝为何会那么容易杀掉梁冀?这个故事,我们其实还得从当年梁冀掌权开始说起。

和历史上其他很多权臣不一样,梁冀的权力,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并不是靠他自己得来的,而是他继承来的!

简单来说,梁冀出身的梁家,曾经是一个东汉开国功臣家族,所以地位一直都比较高。而且后来,梁家经过了几代人的连续奋斗,家族一直在走上坡路。

尤其是到了梁冀的父亲梁商这一代,在梁商的运作下,梁家不但送了女子入宫,做了皇后。而且,梁商本人能力极强,他掌权时期,几乎得到了东汉所有高层的认可。不管是汉顺帝本人,还是宦官、士族,亦或是寻常百姓,都对梁家印象极好!

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公元141年,梁商去世了。而梁商去世之后,作为梁商长子的梁冀,直接全盘接收了父亲留下来的一切资源!就连汉顺帝,也在梁商去世的同时,直接封梁冀为大将军。

所以,历史上真实的梁冀,和其他很多有名的权臣,都不一样!其他的权臣,基本上都是通过个人奋斗,或者激烈的朝堂斗争之后,才能获得最高权力。但梁冀不一样,梁冀的权力,完全都是从自己父亲和家族手里,继承而来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特殊之处,让梁冀的心态,和历史上其他所有权臣,都不太一样。或许,在梁冀看来,自己生来就应该是天下的主宰!虽然自己不是皇帝,但却胜过皇帝!所有不服从自己的人,都应该被自己直接除掉!

至于所谓的妥协和让步,梁冀大概从来都不懂。

正是这种特殊之处,让梁冀后来的故事,显得非常诡异。

在升任大将军之后,没过几年,汉顺帝就驾崩了。而汉顺帝驾崩之后,梁冀的妹妹梁妠,就成了太后。如此一来,梁冀在朝堂上的权势,自然就更大了。

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已经权倾朝野的梁冀,发现了一个敌人。

这个敌人,名叫李固,他是当时朝堂上的士族官员的领袖。

在讲接下来梁冀倒台的主线剧情之前,我们得暂时先打个岔,先来说一下这个李固的故事!不然后面我们很难理解,梁冀到底是如何倒台的。

作为一个时代士族官员的领袖,李固的人生经历,自然也是相当精彩。但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其实并不是梁冀的敌人。相反,他其实就是梁家的党羽,甚至可以说是梁家的铁杆支持者!

李固他爹,名叫李郃。他爹当年也是东汉中期很重要的一个大臣,曾经在汉和帝时代入仕。后来在东汉的官场上,攀爬了几十年之后,逐渐跻身到了三公级别。等到汉安帝驾崩之后,他更是直接参与了拥立汉顺帝。

所以,等到汉顺帝坐稳皇位之后,李郃直接被任命为‘司徒’,也就是当年西汉时期的丞相。

也就是说,李固是一个顶级的官二代。

因为出身于一个顶级的官员家庭,李固从小性格就很傲气。这种傲气,不是狂傲的那种傲,而是心高气傲的那种傲。这事其实也比较容易理解,毕竟,他爹是一个顶级官场大佬,而他本人又极为聪明,从小就是顶级学霸,人家确实也有傲的资本。

但是后来,这种性格,也让李固吃了很大的亏。

公元133年,洛阳发生了一场地震。按照惯例,发生这种天灾之后,皇帝会认为这是上天在警示自己,然后让很多官员写‘对策’,说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当时李固刚刚被举孝廉入仕,性格也比较傲气。所以他大笔一挥,直接把矛头对准了宦官集团,以及汉顺帝的乳母宋娥。

当时的汉顺帝,正好想着要把这帮人踢出宫去,所以看到李固这篇‘对策’之后,马上就把李固的文章评点为第一名,然后立刻照办了。这件事,对于国家来说,当然有好处。但同时,李固这做法,自然也让那帮宦官,彻底恨上了。

于是很快,这帮宦官就开始对李固复仇,开始动用各种手段,往李固身上

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