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买车怪象,外国人看到都瞠目结舌,看看你是这样吗?

zqmm9604e

时间 2024年4月28日 预览 17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39807424947241499/

首发·跳跳虎爱吃跳跳糖

前言

在上世纪,汽车是许多家庭只敢远远眺望的东西,但国民经济的急速飞升,让汽车逐渐成为大众化的物件,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拥有了私家车。

然而,在购买汽车的时候,出现的几种现象,被一些网友称作“中国式”买车,像“不买对的,只买贵的”,外国人看到都是一脸懵,这是钱多的没地方花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还有其他现象吗?

品牌效应,爱“面子”

品牌效应是我国许多人购买汽车的第一观点,这些人觉得,汽车不只是一个代步工具,变相的也是一个身份的象征,主打一手“面子”最重要。

这些人一般都会选择去知名的国际品牌,像奔驰、宝马、奥迪、凯迪拉克等等,他们会觉得开这种车开起来十分有“牌面”,让自己看起来十分有地位和有钱。

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这些高端车,再加上铺天盖地的广告,让许多人对这种车陷入了一种“执念”的购买欲望

有些普通人家为了“面子”,甚至不惜大量贷款或者省衣节食也要购买一辆高端车,只为在亲戚朋友面前“装作”有实力。

这样的想法,导致了许多国产好车在市场上的份额变小,一些“人间清醒”的人,看没多少人买,就不敢去尝试,也就逐渐“跟风”,去购买国际品牌品牌,从而过上省吃俭用换车贷的日子。

这样的消费观,实在是“难以苟同”,实际上过国外的高端品牌,有一些车型的质量远不如国产品牌,只是名声打起来了,让许多人被“混听视淆”。

就比如日本品牌的“埃尔法”,在日本的地位就是“平民车”,许多出租车跟救护车用的就是埃尔法,基础售价在22万左右

然而到了我国,价钱不仅翻了几倍,有时候甚至还买不到,除非在加钱,巅峰一台埃尔法的售价就达到了百万级别,“太恐怖了”,在我国,你开奔驰宝马有些人不认为你有钱,但是你开埃尔法,那一定是有钱人,其实它跟国产的GL8差不多。

所以建议大家在购买私家车的时候,一定要理性一点,不要被欲望占据了大脑,追求性价比最重要,车是一件物品,不是“大爷”。

过分追求外观和内饰

在我国经济逐渐起步和人民经济逐渐变好后,许多人都开始追求物质上生活的快乐,像电视机、冰箱、最主要的就是小汽车。

刚进入21世纪开始,汽车的种类并不多,许多人都是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进行购买,追求极致性价比,对于外观什么的并不在乎。

但随着汽车行业有越来越多的品牌加入,一些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似乎发生了转变,目光转向了车辆的外观和内饰,对于性能和实用性上的在意,大大降低。

现在的汽车市场上,许多车企都开始生产一些,外观和内饰都豪华,让人一眼就能生出购买欲望,可实际的配置却十分“拉胯”,目的就是为了给这些不追求性能的人。

电车的兴起,更是给这些车商送来了商机,许多不知名的车企横空出世,造就了许多堪比“兰博基尼”“法拉利”的汽车,但都是“保观不保质”,让热爱外观的消费者,在购买电车的时候,仿佛是“刘奶奶进大观园”眼花缭乱。

就比如克莱斯勒300C这款车,在

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