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有十一环,缺任何一环李世民必死

zqmm4f74d

时间 2024年4月28日 预览 13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53154842434486836/

首发·大师兄爱写作

玄武门之变错综复杂、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疑窦重重,一千多年过去了,无论是读《新旧唐书》还是《资治通鉴》,都让人心有余悸、五味杂陈,既为秦王的杀伐果断、冷静机变而拜服,也为他的心狠手辣、诡计多端而叹息。

事成之后,秦王下令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10个儿子(一说11个),以绝后患。

这场发生于公元626年的血腥杀戮,精彩、惊险、刺激、残忍,至今读来仍让人不寒而栗。

成王败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当时秦王为何突然发动政变?玄武门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有那么多相互抵牾的地方?

无从考证,我们只能按照史书记载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还原。

一场政变的成功有诸多因素,天时地利人和,还要有运气,可以说,玄武门之变有十一环,这十一环环环相扣,倘若缺少其中任何一环,李世民必功败垂成,身死名败。

那么,我们看看都有哪十一环。

第一环,李渊的踟蹰。

李渊

或许是父母早亡导致亲情缺失,或许吸取了杨勇和杨广两个姨家表哥自相残杀的教训,或许他骨子里本就宅心仁厚,李渊一直竭力避免儿子们互相攻伐。

然而,他始终徘徊在父亲和皇帝这两个角色之间,无法做到杀伐果断,一以贯之。

秦王功高盖主,赏无可赏,而嫡长子李建成作为太子,整体表现差强人意。

当时有两条路:要么,巩固李建成的太子之位,贬黜乃至放弃李世民;要么,改立李世民为太子。

李渊始终下不了决心,就在这种犹豫不决中,事情向着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方向绝尘而去。

有两件事,让李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第一个是杨文干事件。

624年,也就是玄武门事变前两年。

杨文干是李建成的亲兵、心腹,被提拔到庆州做长官,七月初,李渊来到距离庆州不远处的仁智宫避暑,有人告发李建成给杨文干送铠甲,要谋反。

李渊派人去调查,不调查还好,一调查杨文干真的反了,于是李渊大怒,同时,立即南撤躲避祸乱,李建成则入宫磕破额头求放过。

李渊羁押了李建成,派李世民前去镇压,临行前,许诺李二:待平叛归来,吾把太子之位给汝,建成则贬为蜀王,你务必善待之。

四天后,战争结束,李世民凯旋。

然而,李渊没有信守承诺,李建成依然是太子,秦王依然只能是个亲王。

李世民觉得被忽悠了,表面没说什么,心里一定很生气很怨望。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李渊只是反射弧有点长而已,但同时他又是个雄才大略、老谋深算的皇帝,他明白,杨文干造反一事,是李世民的幕僚杜淹一手策划而成,从而嫁祸李建成,企图撸掉其太子之位。

李渊各打五十大板,贬黜了东宫的两个重臣王珪和韦挺,也以莫须有的罪名把杜淹流放外地。玄武门之变后,杜淹突然被提拔为高官就是明证。

这是李世民第一次的主动出击,手段稳准狠,可惜被老爹识破了。

李渊没有吸取教训,或者说没有妥善处理好这件事,兄弟之间关于皇位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并导致仇恨进一步加深。

第二件事,秦王中毒酒。

玄武门之变的三天前,也就是六月初一日(黄历),李建成邀请李世民到东宫饮酒,李元吉也在。

这是鸿门宴,李二慨然赴宴。

当晚,三兄弟到底说了什么话,不得而知,总之,不善饮酒的秦王喝得不省人事,被淮安王李神通背回家中,然后吐血数升、卧床不起,乃曰太子毒杀秦王。

李渊得知后,再次盛怒,亲自到秦王府探望,安抚、调解已经水火不容的兄弟关系。

其实,没有证据证明李建成毒杀李世民,试想,以往那么多机会他都没有下手,为什么在李世民已经山穷水尽的时候且在自己府邸行凶?他做太子已多年,政治优势巨大,也不是无脑之辈。

着实没有必要。

再说了,如果要毒杀,为什么毒量不够?为什么还让他回家?

大概率是李世民的苦肉计,回到家里给自己下毒,或者故意喝得胃出血。

史书记载,秦王酒量极差。

于是,李渊第二次承诺,建成当太子已久,不忍夺,所以兄弟分开,你居洛阳,陕西以东都给你,参照西汉梁孝王故事。

这是个极好的条件,秦王府欢呼雀跃。

因为,只要秦王带着兄弟们去了洛阳,等到李渊百年之后,与李建成之间必有一战,而洛阳富甲一方、兵力强盛,秦王胜算极大。

但在太子等人的极力阻止下,事寝。

李渊再次食言。

李世民两次苦心孤诣设计的圈套,都被老谋深算的李渊识破,问题是,他履行的不是皇帝角色,而是和事佬,采取绥靖政策,掩盖矛盾,企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结果让两方都不满意。

李渊自以为为了亲情,做到了平衡,希望兄弟们顾念亲情,避免流血牺牲,但他难道不知道历史上的祸起萧墙事件吗?

可以说,兄弟相争是李渊一手造成的。他难辞其咎。

第二环,李世民的决心。

上述两次事件的幕后操盘手是李世民无疑,他从来都是一个争强好胜、主动出击并且善于计谋的冒险家。

事不过三,两次试图陷害,利用李渊来废除太子的计谋都未能得逞,让秦王意识到,这场继承权之争,政治手腕已经不能解决问题,那就剩下唯一的途径:武力政变。

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