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细
新闻当前位置:新闻详细

全网爆火“十元手作咖啡”背后的南京故事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72827007937282597/

2024-05-26 00:01·知事南京工作室


最近南京人聊天的高频话题,从纷飞的梧桐飘絮,转换成了视频网站上爆火的“南京人有自己的阿嬷手作”。


在文昌巷的角落,韩老太数十年如一日卖着咖啡,没想到自己会凭着十块钱冲三条雀巢速溶+开水手摇的直白操作,瞬间成为网络红人,吸引来门庭若市的排队人流。


*网络截图


大多数人谈及此事都是一笑而过,不过也有人认出这位在文昌巷已经经营多年的韩老太。从2000年起她便在这里贩卖甘蔗汁,用料干净扎实,喝起来美味又放心。


小店二十多年的坚守,陪伴着三中和五老村小学的孩子长大,见证着城市的日新月异。在南京城,还有不少这样多年坚持奋斗的身影,永远与美食味道一起留存在记忆。



PART 1

朱氏梅花糕


上海路120号之一505室



在上海路和桃谷新村的交叉口,朱氏梅花糕门前总是排着长队,热乎乎的梅花糕和后面的小食店日复一日传递着热气腾腾的香味,一晃过去了十几年。


我们平时在店里见到的是朱阿姨和她的丈夫,她们是在南京工作的合肥人,但却并不是这家店的老板。



朱氏梅花糕的三位老板是残疾人,他们不吃低保,自己创业,一开始是流动摊贩,后来在街道的帮助下,在现在的小门店落了户。



受了周围的帮助,朱阿姨时刻想着回报。她会给周围的住户帮些小忙,也会给农民工免费加量,会给实在有困难的人免单。



食物是美味的,情感是质朴的,这让朱氏梅花糕有了很多回头客。这处被甜蜜善意充斥的小小空间,写满了南京温情故事。



PART 2

丁老爷子苏香圆鱼馆


玄武区白马公园1号停车场内



苏香圆鱼馆是二十多年的老店了,在一笼笼烟气、一盘盘清鲜之间,持续传递着老派本土菜的至味。


1998年,苏香圆鱼馆在黄家圩开始营业,后面的二十年先后搬迁到岗子村、锁金村,兜兜转转终于在19年底来到了太阳宫。



主厨丁明仁老先生是店里屹立不倒的金字招牌,老爷子从事厨师行业有四十多年了。据说他早先在南大中美中心做过十几年的总厨,退休之后仍然对烹饪抱有赤诚之心,于是着手开起了这家店。



现在丁老先生已经年逾八十,已经不太下厨了。但在店里还是时常可以看到这个精神矍铄的老爷子在忙活,去后厨看看备菜,在前堂听听客人对菜品的诉求与心声。



店内的装饰充满年代感,实体菜谱上展示着一道道今已鲜见的功夫菜,是二十多年来丁老爷子坚守着的南京本味,质朴而温厚。



PART 3

二娃小馆


玄武区锁金五村16号



坐标锁金村,二娃小馆已经陪伴南林学子和周围居民度过了二十多年的岁月,酸菜鱼的香味交叠着日夜更替,记录时光荏苒。


日常小聚、毕业狂欢,二娃小馆参与了南林每一个难忘时刻,用原汁原味唤醒人们味蕾深处的馋虫,印证了那句“怎么吃都吃不够”。



二娃家的菜单上没有“特色菜”,大多数都是家常口味,酸菜鱼、辣椒炒肉等等的招牌美味靠的都是时刻们的口口相传。



南京人吃了二十多年的老馆子,不仅丰富了味蕾,也担负起了社会责任,为临时有困难的人提供免费吃饭。



岁月更替,但总有记忆中的味道在坚守,尽管毕业多年,但再次回到二娃,好像总能遇到那个年轻时意气风发的自己。



PART 4

增和记蒙自米线


秦淮区中华路359号



1998年,蒙自米线在赛虹桥刚开店的时候,就凭借风味十足的米线惊艳了老城南人的舌尖。


十几块钱的水煮肉片米线碗又大又深,酸萝卜和花生米就直接撒在碗面,里面的肉片好像怎么捞都吃不完。



再后来店面扩张,往前挪到了中华中学背后,依然每逢饭点坐满嗦米线的人,店里也一直为食客提供着各种便利,说是饭店,但更像贴心的社区食堂。



考棚小学、中华中学的孩子们一批又一批,不知多少顿便饭在这小馆度过。长乐路和钓鱼台的老南京来了又走,米线滑过留在记忆中散着香气。



现在蒙自米线在南京开了几家分店,但是对于城南食客来说,还是中华路那家吃着最为舒心。


PART5

贵州辣子鸡面菜馆


玄武区虎踞北路90号



1997年,遵义一家三代辗转来到南京,以一家坚持地道本味的贵州辣子鸡面菜馆,在这里扎下了根。


走进店里,仿佛穿越了时光。不大的店面,上世纪的装潢风格,墙纸已经有些斑驳。店正中挂着“辣在味中”的书法,泛黄的宣纸记录着二十载弹指一挥间。



带着斗笠的饭桶,超大罐的苦丁茶,供大家自取。带着花纹的浅黄封皮菜单,被塑封装起的内页,像一本老式的相册。



店里是温馨的“家庭作坊”,最开始是由老板奶奶掌勺,而后传承给其母亲,老板则负责送餐业务。



来这里吃饭的大多都是回头客,老板地道的贵州口音、鲜香热辣的正宗口味,让不少身在南京的贵州人感慨万千,漂泊在外,一间小店撑起了乡愁的味道。



PART 6

闽南美食苑


鼓楼区龙江路28号深夜漫埠一楼



开在龙江路28号的闽南美食苑,老板夫妻俩都是泉州人,专做地道的闽南特色菜,不知不觉已是21个年头。


老板达叔从94年就来到南京,一开始是和同乡伙伴一起做点水产生意,03年时,靠着自己积攒的积蓄在龙江路上开了一间大排档。


*达叔拍摄于2017年


07年的时候扩建,搬到了火车西附近的一个破旧停车场里,一晃就是十几年,位置虽不好找,每当饭点,无论是回头客还是慕名前来的食客都不少,直到去年又搬回了龙江路。


*达叔拍摄于2019年夏


店里大部分的食材和海货都是从达叔的老家运过来的,店里伙计都是同村的老乡,因此在食材的处理上保留更多的闽南味道,口味更是没话说。


二十多年来,别致的海边风味和老板一家人已经在南京扎根生长,在这片包容的土地上展望更好的明天。





老店坚守,历久弥新。时光流转,只有身边这些熟悉的味道还能在记忆中保留一席之地,看到闻到吃到就令人倍感安心。

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