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431节
书迷正在阅读:当无cp男主动了心[快穿]、和学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种蘑菇、炮灰觉醒以后[快穿]、怪物们的男妈妈[快穿]、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菟丝花被邪神缠上后、我在八零拆快递拆到想吐
“陛下万岁,左公千岁——” “陛下万岁,左公千岁——” 这时天子刘协与刘备彼此互视,刘协挥手示意负责礼仪的内官,内官大声高呼,“陛下有谕,由大汉丞相诸葛亮宣读诏书——” 诸葛亮像是早有准备,他已是提前就登台,接过诏书,站在高台之上,面朝百官与众将士。 “自古以来,天道循环,王权更迭,皆顺应时势,归于有德之人,此先天道崩坏,众生黎苦,皇纲失统,天下分崩,幸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字玄德,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其承先祖之余烈,蒙天地之佑护,历经坎坷,矢志不渝,终有所成,一统山河,复兴汉室,还于旧都——” “朕闻之,王者,以德服人,以仁安民,今中原一统,备据蜀土,百姓归心,文武并用,社稷渐安…此乃上天之赐,亦赖群臣之力,万民之望也。故兹尔诏示,朕欲封为刘备为汉中王,望其代朕承先帝之志,安邦定国,抚民以仁,使百姓安居,使文化昌盛,使礼义兴行。凡我境内,无论士农工商,皆应各遵秩序,共繁大汉,成盛事伟业——” “特此诏告天下,咸使闻知——” 在诸葛亮读完这些后。 刘备上前跪地捧起天子递来的汉中王印绶,还有内官一个个高举着祭祀牛羊,五色玉圭,站在他身后。 刘备朗声:“受此汉中王,臣诚惶诚恐,臣亦不敢有负圣恩,从今往后,臣当辅佐天子,治理雄汉,诸有忠孝节义之士,旌扬其德,勉励其行,诸有悖逆不道者,亦当明正典刑,以儆效尤……万万不敢辜负圣恩!” 听过刘备的话,天子刘协亲自将刘备扶起。 然后,刘备捧着汉中王绶印,一步步的走向那更高的台。 火堆燃起,浓烟滚滚。 在祭司的主持下,他将玉圭焚烧,以祭苍天、五岳、四海。 庄重的音乐声中,他对天行礼。 “汉中王刘备敢用玄社昭告于皇皇后帝,建安二十三年,十月有九,陛下以王器宜于备,备震畏天命,敢不钦承,择此九日,与群寮登台受帝王玺,告类尔大神,唯尔有神,尚飨(xiang三声)永吉,兆民之望,祚于有汉世享——” 此言一出… 群臣跪伏,齐声,“汉中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刘备望着台下跪伏百官,下令说,“宣楚侯之子,淮南侯、内阁重臣关麟,代本王宣发制诏——” 刘备此言一出… 台下众人大惊,虽然说关羽北伐大捷,结束这纷乱山河后,他受封楚侯,其子关麟因这些年的功勋,受封淮南侯,这些…大家都是知道的,且此前也举行过对应的受封仪式。 但是… 谁也没想到,刘备这“汉中王”的制诏,竟是让关麟去宣读。 台下有官员惊问:“不应该是由丞相,或者是三公的太尉、司徒、司空之一去宣读么?为何是淮南侯?” “你只听到了淮南后,却没有听到汉中王言出的‘内阁重臣’这个称呼,依我看…这个称谓怕是比淮南侯的称谓更厉害十倍啊!” 更多的人尽管也不知所以… 但还是目光炯炯的盯着台上。 诸葛亮、法正则是含着淡定自得的微笑低头。 倒是今日的关麟,哪里还有半分“逆子无威仪”的形象,他头戴五梁冠,身着礼服,手捧一卷王谕诏书,从封王台的后方上台,向天子行礼,向汉中王行礼,最后庄严的走到最前,面对文武群臣,打开这王诏。 “上古之始有君也,必崇恩化以美风俗,然百姓顺教而刑辟厝焉。今汉中王得天子应允,其大赦天下、建立内阁、广设官学,开科举、于大汉推行摊丁入亩之法令,颁布新政——” … … 第751章 关家逆子大结局(十三) 洛阳,皇宫。 这边,刘备封王,建立内阁,颁布新政,在那高台上下大宴宾客。 满堂华彩—— 另一边,原本的魏王宫阙,虽显得有些冷清,除了外围严密看守的兵卒外,可谓是门可罗雀,但这却依旧不妨碍,曹操与一干宗亲、旧将在其内觥筹交错,把酒言欢。 不… 说是把酒言欢就有些过了。 事实上,这是闷酒… 是无奈之下的酒! “大哥寿诞,徐晃徐将军却没有来,李典李将军也没有来,贾文和甚至没有发来一封贺礼,还有…还有…哎,可以说…除了文远将军外,其它来咱们这魏王宫的也就只剩下咱们这些宗亲了。” 随着夏侯渊那有些懊恼、颓然、悲忿的话语吟出。 曹操只是微微的展眉,“今日孤这寿宴日子不好,正逢玄德封汉中王之日,徐将军、李将军…他们都是降将,理应避嫌,故而没有来予孤道贺,这也是情理之中,孤不怪他们,至于文和,他若是来,那才见怪了!” “可大哥昔日待他们不薄啊…” 夏侯渊的语气一如既往的低沉,似乎,哪怕已经被生擒许久,且经历了在蜀中的父女团圆,父子团圆,兄弟团圆…可他那份骨子里的不服气依旧跃然脸上。 时至今日,他依旧不相信他的大哥,那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曹操,他会败… 还会败的如此一败涂地。 “今日是孤的寿诞,不说这些…”曹操的精神看起来不错,将近几个月的安神醒脑,休养生息,这使得他头风发作的次数也变得少了,整个身体也不像一个六十多岁老者那般的龙钟与老态。 他不再回应夏侯渊,而是起身,举起酒樽。 “你们都是孤谯沛的兄弟啊,这些年,南征北战,都是你们一直伴在孤的左右,今日逢孤诞辰,孤这一樽敬你们,来,诸位兄弟与孤一道满饮——” 说着话,曹操将樽中的酒灌入口中。 席位上的夏侯渊、曹洪、夏侯霸、夏侯衡、夏侯威、夏侯荣等人…在沉默了片刻后,多也举起酒樽将酒一饮而尽。 唯独夏侯惇没有饮,自打被擒到洛阳,他的面色就没有一日…不是这般惨淡,如丧考妣! 酒樽抵在他的唇角上,他只是“唉”的一声,伴随着深重的叹气,将酒樽放了回去。 他…再不会有心情喝酒了! 他的心已经被伤到极致了,莫大的愧疚感与羞愧感蔓延在心头的每一寸,他深刻自责,他觉得不配喝大兄敬的酒—— 曹洪却像是喝的有些高了,他晃晃悠悠的走到曹操身边,与大哥曹操勾肩搭背的说,“大哥呀…俺们都是粗人,能跟着你…见识见识,开开眼界,这是几辈子都修不来的福气!无碍…他婆娘腿儿的无碍…不就是败了嘛…都说什么成王败寇,我觉得这话不对,若说成王败寇,他刘备也败过?谁没败过?这世间所有人都是寇咯?嘿嘿嘿嘿…岂能以成败论英雄呢?” 似乎…是这一句岂能以成败论英雄,有些微微触动到曹操。 曹操幽幽的呼出口气。 其实…至今,他由衷的,发自肺腑的,还是有一个疑惑。 那便是… 他曹操这辈子干了许多件大事儿。 他迎天子,建大魏,诛胡虏,安边陲,这些都是盖世的大功; 可同时,他杀名士,屠城池,泗水位置不流…这些,却又是不可饶恕的大过! 那么… 功、过都摆在眼前,他曹操想问一句。 他,当得起英雄么? 如果人的一生注定都会像流星般划过,只是在时间留下那惊鸿一瞥,那他留给这世间的、留给世人的惊鸿一瞥又是什么? 虽有几杯浊酒下肚,可此刻的曹操尤是清醒,清醒的看着参加这宴会所有的族人,这些都是他的骨肉亲朋、挚爱兄弟啊。 同样,哪怕是杯酒入肚,他又清醒的看着这局势… 他的又怎会不知道,他的存在,对这些兄弟、族人意味着什么? 想必…这些时日,他们的日子过的也颇为艰难吧! “喝酒,都喝酒,今日孤看哪个清醒着走出这宫阙的大门,今日孤要你们陪孤…咱们不醉不归!” 听到这儿,终于… 还是夏侯渊最是愤愤不平,他箭步向前,拦住了曹操就要满饮的酒水。 “大哥,凡今在场之人,皆是族人,莫如兄弟,大哥一直不许我们过多去议论失败的事儿。也罢,过去的事儿不提。如今咱们一道在这洛阳城,这也没什么!可是…自打我抵达这洛阳起,他刘备、关麟口口声声说是给我们自由,允许我们四处行逛?可事实呢?我们凡过之处,哪里没有人跟踪?监视?凡见之人,哪里都有画师绘图,有文吏记录…甚至我提出三次要见大哥,均不被允准,如果这也算是自由,那这等自由,我夏侯渊不要也罢,我索性做个大魏的断头将军好了——” 无疑… 夏侯渊开了一个抱怨的口子。 恰逢夏侯涓不在,没有人去拦着他。 但也正是这番话,说到了此间每一个曹氏宗亲的心坎儿里。 “是这个理儿…”曹洪醉醺醺的说,“跟踪、监视我们也就罢了,偏生…还让我们卸去了所有部曲,就连我的那些商铺也被强行收回,除了每月给那一丁点的俸利钱外,我们是什么也不能做?这算什么?把我们当牛羊一样的圈养起来么?” “可便是那钱,也一次短过一次?够干什么?说句不中听的,今日这酒宴算个鸟蛋,当年大哥你在这里做王时,咱们宗室之中,便是我府上的下人所食、所用…也比如今这酒宴要好上几倍!唉…唉呀,这刘备、这关麟是不是欺人太甚了!” 曹洪的话脱口。 夏侯霸是下一个意气用事的,他霍然起身,“依我说,他当年汉帝不也有个什么衣带诏,暗中密谋…咱们也可以衣带诏啊,大伯还在,宗室也尚在,咱们大魏的根基就在,大伯不妨效仿那年的汉帝,亦或者是效仿那卧薪藏胆的越王勾践,觅得时机,逃出这洛阳城,东山再起,重兴大魏,再度争霸天下,也未尝不可?” 夏侯霸年轻,说话不管不顾… 可这番话,在这样的地方言出,是极其危险的。 果然… 夏侯渊的大儿子夏侯衡更冷静,他一把捂住了弟弟的嘴。 “二弟,在这里,说这话是要掉脑袋的!” 夏侯霸瞬间挣脱,“大魏缺的是血性男儿,孬种才怕掉脑袋——” “你…”夏侯衡顿时无言,却还是左右环望。 得亏今日这酒宴萧索,没有什么外人在这儿,否则…单单夏侯霸这一句话,怕是又要被无数汉臣文吏口诛笔伐! 乃至于会牵连甚广… “你们可别说了…”夏侯衡苦涩的说,“你们哪里知道,涓儿为了咱们的安危操了多大的心…向他那夫君黑张飞求告了多少次…仲权(夏侯霸),你再胡言乱语,但凡传出去,怕是咱们这里面的所有人都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哼…暗无天日的洛阳,何必见什么劳什子的太阳?” 夏侯霸依旧嘴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