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772节
书迷正在阅读:当无cp男主动了心[快穿]、和学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种蘑菇、炮灰觉醒以后[快穿]、怪物们的男妈妈[快穿]、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菟丝花被邪神缠上后、我在八零拆快递拆到想吐
——『云旗,或许……他真的有可能做玄德公的继子啊!』 ——『云旗,若是他做了世子,中兴汉室,结束这战乱,还天下黎庶一个太平盛世……也才更有希望啊!』 ——『或许因为这一点,玄德公与二将军,也会考虑如此做的吧?』 在马良看来…… 刘备的“德”,刘备对天下万民的“仁”,是有可能高于他对“骨血”的看重! 更何况,这是二弟的儿子! …… …… “这是毛豆腐,人言,徽州毛豆腐……打个巴掌也不吐!” 建邺城,那标志性的青瓷阁屋内。 顾雍正坐在曹丕、刘桢、吴质的面前,为他们介绍着眼前案几上的一份份当地菜肴。 “这毛豆腐也叫‘霉豆腐’可是咱们当地的名菜,表面长有寸许白色茸毛,根据颜色可以分虎皮毛、鼠毛、兔毛、棉花毛四种,来……尝尝,这是鼠毛豆腐,鲜掉舌头的。” 曹丕尝了一口,果然鲜美得双眉一扬。 不过,他很快又放下勺子,眯着眼睛,“久闻‘顾陆朱张’吴郡四大家族、‘虞魏孔谢’会稽四大家族,整个江东八大家族,顾家可是排名首席,今日顾族长亲临,怕不是为了送这毛豆腐吧?” “哈哈……”顾雍笑了,一边笑一边收起了这毛豆腐,转儿将一封舆图摆在了案几上,“老夫来此是替我主问,魏公打算如何?” 曹丕缓缓的说。“共击关羽,以结盟好,彼此休兵,以养黎民……” 顾雍顿了一下,“那……魏公的诚意又是什么?” 曹丕挺起胸脯:“共襄封王盛举,家父又派我这‘长公子’亲自而来,此还不是家父的诚意么?” “不够!”顾雍说着话,一拍手…… 只见大门敞开,一个儒雅的男子被两名吴国的侍卫押解了进来。 这男人见到曹丕,十分惊讶,连忙惊呼:“二公子怎生在这里?” 曹丕也惊呼,“李将军?” 这人正是李典。 昔日合肥一战,李典被俘之后,就一直关押在吴郡。 要知道,李典有八千族人迁入邺城,他宁死也不可能投降的,于是……就这么关押着。 也没有人审问,也没有人关心,宛若这世间这个人已经不存在一般。 说起来,昨夜狱卒给李典送了顿好的,今日李典被押解出狱时,他还以为是去断头台,没曾想,在这里见到了曹丕。 “松绑……”顾雍直接吩咐。 身后的侍卫迅速的给李典松绑。 李典连忙行到曹丕的面前,曹丕给他使了个眼神,李典站到了他的身后。 顾雍这才张口:“这便是我东吴的诚意,丕公子以为如何?” 言外之意,大魏的诚意,似乎比起这“实质性”的李典,要短了不少。 曹丕抿了抿唇,他渐渐的眯起了眼睛,他想起了昨日司马懿在书信中提及的一个信息。 于是,他张口道: “想来,吴侯与顾族长还不知道,咱们最大的对手,那江陵城关麟手上的兵工厂,那沔水山庄制造军械的钱,是从何而来的吧?” 唔…… 这事关那些神奇的军械,事关那能飞在天穹中的飞球,顾雍一下子提起神儿来。 曹丕没有说话,而是把手指向交州,然后顺着交州的南海郡、苍梧郡、郁林郡……再划到交趾的位置。 然后顺势往上一提,直接划到了长沙郡。 直到这时,曹丕方才停住了手指的滑动,重重的在那舆图中“长沙”城的位置点了点…… 他的声音同时传出。 ——“沔水山庄,那关麟兵工厂的钱,就是这么来的!” ——“奇袭长沙,断了荆州与交州的联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沔水山庄的军械制造之路也就断了!” ——“进,吴侯可与我大魏联合,再谋江陵,退……失了长沙的庇护,交州还是吴侯的对手么?而这……便是我大魏,更是我大魏长公子曹丕的诚意!” 这一刻,曹丕的双目锐利如鹰! …… …… 第421章 人有两颗心,一者贪心,一者不甘心 青瓷阁屋内,顾雍离去,李典留下。 同样留下的还有曹丕那徘徊犹豫的身影。 吴质与刘桢对视一眼。 刘桢感慨道:“东吴还真是狮子大开口啊……” 吴质看了眼屋内的李典,低声沉吟道:“也不算吧,毕竟他们是真的放了李典将军,反倒是我们这边,空口白话,什么都没有。” 说话的时候,吴质与刘桢均抬眼望向曹丕,见他依旧在凝着眉踱步,气氛格外的压抑。 还是刘桢,他受不得这份气氛,主动问曹丕: “子桓,你觉得……丞相会答应东吴么?” “父亲最重义士。”曹丕的脚步一顿,语气笃定,“东吴要文远将军,那无论如何,父亲也不会答应,更何况,江东……这里是最畏惧文远将军的地方,却也是最恨他的地方,将他送到东吴,那无异于千刀万剐,父亲也将为世人耻笑……” 吴质颔首,“所以,顾雍抛出了另外一份‘诚意’,东吴的目的也是为了这一份‘诚意’吧?” 的确…… 就在方才,顾雍将李典交还给了曹丕,甚至允许李典随时离去,这无疑表现出了东吴“联曹讨荆州”的决心与诚意。 同样的,顾雍也提出了他们的要求。 要么,就把张辽交给东吴; 要么,就以寿春城与淮河为界限,将淮河以南的怀远县、凤阳县、曲阳县、成德县…… 其实,就是将除寿春以外的整个淮阴地区……悉数割让给东吴。 要知道,淮河南北统称两淮,大致的范围是南到长江,北接山东,西连中原。 其中淮河到长江这部分称之为淮南,淮南以寿春为代表,淮北则以徐州为代表。 因为寿春城无险可守,仅仅北边有条淮河,很容易被突破,军事上也称不上壁垒,但凡乱世,寿春一代一定是个绞肉机,修罗场。 附近一马平川,双方可以最大限度在这里投入兵力…… 东吴要求的割让寿春城外的整个淮南,相当于完全拔出了寿春的爪牙,让寿春城随时暴露在东吴的兵戈之下。 而一旦突破了淮河,东吴就可以北上取徐州,安定两淮,再向西取中原,向北取山东。 这在历史上,是有过成功例子的。 比如,当年的西楚霸王项羽就是这么做的,甚至把四战之地的徐州当首都。 无疑,孙权的目的,是要大肆效仿,为江东的未来争取更多的可能性。 那么?问题来了? “丞相,会答应东吴么?”刘桢适时发问。 吴质也把目光望向曹丕,事关丞相的抉择,他也拿不准。 只是,曹丕又如何能拿准呢? 他摇着头,“我也不知道,如若放在平常父亲不可能答应的,可现在……很明显,两线作战,已经带给父亲极大的压力,也许……两害相权取其轻,至少淮南……哪怕是寿春失去了,这里无险可守,有文远将军在,随时都能再拿回来!” 嘴上这么说,可曹丕的心头,又如何不艰难呢? 只是……还是那句话。 一边是孙权,一边是关羽,两害相权,也只能择其轻—— …… …… 孙权又一次召见了顾雍、吕蒙。 孙权笑问:“你们觉得那曹操会如何抉择?” 顾雍拱手:“曹操的《短歌行》中有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何等豪情万丈?倘若……他将张辽交于主公,那他就不是曹操了……至于第二条,割让淮南之地,呵呵……哪怕是对那曹操,怕也不是个轻松的抉择吧!” 闻言,孙权抬眼,“顾老的意思是?曹操会拒绝?” 顾雍低头沉思。 倒是吕蒙拱手道:“此事,末将有些见解!” “子明但说无妨。” “此事,曹操不可能答应。”吕蒙凝着眼,这些年他熟读兵书,更是攻于心计,他能看到更多、更远。“若是答应了,那便是妥协了,曹操是不会妥协的……” “子明的意思,那曹操还是不答应?” “不。”吕蒙接着说:“曹操嘴上不答应,可局势所迫,他不答应也得答应……如今因为那飞球,荆州军已然攻下宛城,直接威胁到曹魏的心脏,不光是主公,那曹操也势必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如今的局势……曹操不可能再像是昔日赤壁那般,独自应对两方战场,他不是孙刘联盟的对手了,这样下去,他只会一步步瓦解,而这半年……哪怕他曹操不想承认,可事实就摆在眼前,曹魏败的极惨!如今的曹魏已是危如累卵!” 说到这儿,吕蒙顿了一下。 “曹操要破局,就必须妥协……所以,哪怕他嘴上不答应,可主公要的这些城郡,曹操必定会悄无声息的撤下防护,让主公攻下来!只是……或许不会像我们想象的这么多,曹操能‘割’于主公淮南半数的城郡已是十分不易了……这权且就是他的诚意吧?” “哈哈哈哈……”随着吕蒙的话,孙权爽然的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