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568节
书迷正在阅读:当无cp男主动了心[快穿]、和学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种蘑菇、炮灰觉醒以后[快穿]、怪物们的男妈妈[快穿]、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菟丝花被邪神缠上后、我在八零拆快递拆到想吐
他的语气一如既往的沉稳,似乎,战局的不利,根本不能掀起他心头丝毫的波澜。 “冲车下,二公子与五公子进攻的城门就快攻破了……” 王甫如实禀报。 “好!”关羽淡淡的点头,“全力以赴,优先破城门!与敌军打巷战!” “诺……” 王甫领命即刻去通传。 “父亲……”一旁的关银屏抿着唇,她指着城楼上,那仿佛战意焕然一新的曹军,她喃喃问道:“到底是什么,能让一支绝境中的兵马突然焕发出这样的力量呢?” 关羽没有回答,他继续关注着关家军云梯的攻势…… 关银屏说的不错,敌军是突然勇猛了不少,战斗力也倍增了不少。 可……似乎,也只是那么一下,关羽能观察出来,如今的局势是僵持……是血腥下的僵持,这种僵持就是比双方兵马的韧性,谁的韧性更强,无疑……谁就能占据整个局面的主动。 就在这时…… “哒哒哒”……的马蹄声骤然响起。 “报……”一名骁骑迅速的赶至关羽的身旁,翻身下马,单膝下跪禀报道:“二将军,距离我军十里处发现有曹军骑兵,正朝我军侧翼疾驰攻来……” “啊……” 骁骑的声音使得关银屏惊呼出声,她根本想不通,曹军都这样了,所有将军死的死,晕厥的晕厥,哪里还有什么骁骑?谁能领这支骁骑? 俨然,这突如其来的情报让关羽的面颊也微微的颤动了下。 “再探!” “诺……” 随着骁骑的离去。 “报——”又是一道声音传来,“二将军,从襄阳方向也杀出一支骑兵,正从我军背后突袭而至……领兵的将军是……是……” 这斥候的声音有些磕绊。 关羽却急问道:“是!谁?” 这一刻,从他的嗓音中,很清晰的能感受出来,关羽竟有些紧张了,很明显,他想到了一个人……一个让他有些忌惮的人。 果然…… “徐……徐晃,是徐晃率军从襄阳杀出……” 随着斥候将徐晃的名字吟出。 关羽总算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的丹凤双眸骤然开阖,他握紧了手中的青龙偃月刀,他冷声道。 “他徐公明竟敢诈关某——” …… …… 淮南通往兖州琅琊国的官道上。 一辆马车正在驰骋,如今已经驶入徐州的地界。 周围百余虎贲军士拥簇在马车周围,特别是那为首膀大腰圆的壮汉许褚,他的一双瞳孔犹如豹眼一般,不时的环视周围,警惕着周边的一切。 至于他的名字,更是声名赫赫,虎痴——许褚! 而能让他如此护送的人,唯独一人! 一行车队行驶的速度不快,但行驶的极稳,而在马车中坐着的自然是大魏的主宰者——曹操曹孟德! 此刻的他微眯着眼眸,似乎在小憩,跟他一道而来,坐在马车中是他的儿子曹植,以及军师程昱。 曹操并没有睁开眼眸…… 可他仿佛依旧能看穿曹植的心思。 “子健有疑问的话,不妨问出来……这一路还长,难不成,你还要憋一整个路途?” 随着曹操的张口…… 曹植抬起了眼眸,索性不藏着掖着,直接问道:“父亲,孩儿有些不懂……如今襄樊、江夏、淮南战场……连番受挫,将士们士气低迷,三军战意坠入谷底,如此时候……父亲坐镇淮南,多少还能为三军将士提振一些士气,可……父亲这个时候却远赴兖州琅琊国,这……这……” 曹植没有把话讲完,可意思却已经表达的足够明白。 他想不通,就是见琅琊国的臧霸,要请他出马,一封诏令即可,何必……如此父亲亲自去呢?战场这边,就不管不顾了么? 曹植的问题惹得曹操微微颔首,像是儿子提出的这个问题,他一早就预料到…… 不过,曹操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把目光转向了程昱这边,“仲德,子健的这个问题,你可知晓答案……” 这…… 程昱微微顿了一下,旋即摇了摇头:“兵者,诡道也,丞相素来好出奇制胜,如此部署……臣虽看不懂,可料想丞相是有所深意,而一切盘根错节……离不开一个‘奇’字!” “哈哈哈……”程昱的回答惹得曹操大笑,他指着程昱,面颊却朝向曹植,“子健,以后要多向程先生请教,无论是学问还是见识,程先生胸藏韬略,却又不争不抢,此为大智慧!” 曹操的话……其实是带着深意。 如果说大魏扬帆起航,论及征战四方,靠的是曹氏一族的宗氏力量! 可扬帆起航中,更重要的补给、调度、治理州郡、挖掘人才…… 这些,却离不开氏族的支持,而氏族中绝对的领袖是颍川氏族…… 是荀彧、荀攸……是继承的钟繇、陈群、司马懿。 程昱是荀彧举荐的不假,但……他是兖州人,就是出谋划策做的再出色,也进不了最核心的圈层。 所以,程昱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不站队,不争功,不拉帮结派,效忠的只有曹操…… 或者更准确点儿说,效忠的只有曹操的位置,只有大魏之主! 这份清醒,在曹营中弥足珍贵,也是曹操最欣赏、信任程昱的原因。 只不过……夸归夸,欣赏归欣赏! 俨然,曹操与程昱的话并没有回答到曹植问题的关键。 曹植尤是一头雾水…… “以后,孩儿定当多向程先生请教,可这一次……孩儿还是没有看懂父亲的布局。” 曹植是个执着的人,已经问出来这个问题,他忍不住就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哈哈……” 曹操笑吟吟的看了眼程昱,又看了看曹植,对这个儿子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看看,孤这儿子已经迫不及待了!” 说到这儿,曹操一改方才的嬉戏与玩闹,他的语气变得一本正经,“经此一战,一夜折了十万兵,孤算是看出来了,关家父子各有千秋,可人总有弱点,孤尚未发掘出那关家四郎的弱点,可关云长的弱点,没有人比孤更清楚!” “他武艺无双,统兵之法亦是当世无人出其右,这样的人,如何不傲气不可一世?如何不傲睨一切?” 说到这儿,曹操顿了一下,他的面颊依旧朝向曹植,语气意味深长,“如今的局面,江陵战场,徐晃不仅大败,而且晕厥入襄阳,他关羽会如何想?硕大的荆襄已经没有可以与他一合之敌的将军?此非进攻襄樊的天赐良机?” 曹操把话提醒到这份儿上,程昱已经听懂了。 他连忙顺着曹操的话继续道:“丞相的意思是……三路大捷,丞相若不走,关羽多少还会有些忌惮,可丞相一走,那关羽势必觉得襄樊已经无人,故而定会强取樊城!” 程昱越说越是激动,他猜到了曹操的“诡”,却没有料到曹操的“术”……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这才是曹丞相特地布下的局,这是“请君入瓮”的局! “可是……父亲……”曹植依旧有些不解,“哪怕是父亲故意引关羽去攻樊城,可襄樊的局势似乎依旧不容乐观哪,子孝叔晕厥,徐晃将军昏迷不醒……整个襄樊只剩下一个赵俨将军驻守,可赵俨将军擅治理州郡,并不擅统兵啊……由他统兵,纵是关羽陷入十面埋伏之地,赵俨将军能奈何的了他么?” “哈哈哈哈哈……” 随着曹植的话,曹操又是一阵爽然的大笑声,一边笑,他一边夸耀曹植:“能想到这一节,吾儿又长进了……可子健却没想到,孤若不是只留下赵俨一人?他关羽会去攻城么?” 说到这里的时候,曹操笑的更爽然呢,宛若哪怕是他自己,都因为能布出这个局而欣喜不已,亢奋不已。 他的话也变的更加沉重,更加一丝不苟:“孤很期待,当关羽率军进攻樊城时,突然看到城头驻守的是子孝时?他会是何种表情?” “而当得知背后襄阳城,突然杀出的徐公明时,他又是何种表情?” “哈哈,哈哈……除此之外……孤还在偃城,给他关云长准备了一份大礼!关云长就是再勇武,普天之下也并非没有对手!” 说到这儿,曹操笑道:“他关家父子一夜之间焚了孤十万兵马,那好,孤就釜底抽薪,一夜之间擒了他关云长,这一次……他关云长是插翅也难飞!” 话说到最后,曹操的语气越来越坚定,也越来越雄浑,宛若这一战……樊城反击战,这一战擒拿关云长,他曹操志在必得! 而随着曹操的话,曹植一双眼瞳惊愕不已…… 他的嘴巴也张开,张的硕大。 他仿佛一夕间想通了…… 原来,曹仁叔父醒过来了? 原来,徐晃将军的晕厥是使诈…… 原来,父亲还秘密调集了一支兵马在偃城…… 可问题来了,子孝叔父何时苏醒的? 徐晃将军是提前知道父亲的部署,故而特地使诈晕厥么? 还有……偃城调兵,这么大的事儿,怎么……怎么……他曹植一无所知。 甚至……此刻的曹植望向程昱,从程昱的面颊中,曹植能笃定,就连程昱先生也是一无所知。 父亲竟……竟把这一切都做到如此隐秘,瞒天过海! 不止是曹植…… 就连程昱也深深的震撼于曹操的部署,更惊叹于如此大的调动,如此多的行动,就连他这个曹操最贴身的军师都一无所知。 乃至于,程昱不由得张口问道:“丞相是早就有此部署了吧?在……在江夏之战前?” “哈哈哈……”曹操的笑一如既往,他没有直接回答程昱,而是把目光朝向曹植,他语重心长,又像是言传身教,“子健,今日父亲就传授给你,凡事莫要小觑对手,凡事都要做好战败后的准备,即所谓的第二套方案!” 说到这里时,曹操刻意的拍了下曹植的肩膀,“为父征战一生,方才感悟出这世上根本就没有常胜将军,孤会败,他关云长也会败,而能否笑到最后者,不是看谁赢的精彩,而是看谁败的漂亮,是看谁能从失败中捕捉到那一闪即逝的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