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530节
书迷正在阅读:当无cp男主动了心[快穿]、和学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种蘑菇、炮灰觉醒以后[快穿]、怪物们的男妈妈[快穿]、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菟丝花被邪神缠上后、我在八零拆快递拆到想吐
由此可见,战场的局势可谓是一触即发,瞬息万变。 倒是中军大帐内的于禁,表情始终凌厉肃穆,他抬起眼,那双冷冽的目光盯着面前的一个个斥候,却是不动声色,耐心的听他们禀报。 ——“安陆城,一支超过万人的兵马从西城门出动,似乎是通往衡山的方向!” ——“安陆城,一支数千人的兵马从北城门出动,似乎通往的是我军璧山大营的西侧山谷,其目的,多半是为了阻挠我军驰援鸡鸣山!” ——“陆逊与两万余陆家军士,距离鸡鸣山仅剩十里,鸡鸣山内侯太守派人传来消息,一切准备就绪,只能敌军闯入,关门打狗,万箭齐发,瓮中捉鳖……” ——“乐进将军派快马传来消息,已是准备就绪,严阵以待,只等陆逊与陆家军进入鸡鸣山,即刻急行军杀往鸡鸣山谷口,前后夹击……让让那陆家军有来无回!” 一条条情报传来。 随着这些情报汇聚成一条条信息传入于禁的耳畔,于禁嘴角渐渐的勾起欣欣然的笑容,他的表情也从凌厉肃穆到拔云见日般的清朗。 “看来,朱灵将军又立了一大功!”于禁不由得赞叹道:“这关麟还是年轻啊,如何能与打了半辈子仗的朱灵将军比拟,呵呵,他是被朱灵将军彻底的玩弄于鼓掌之间了!” “呵呵,他只以为南阳兵的主力在衡山,故而出重兵妄图截断,可事实上,南阳兵的主力本就在鸡鸣山中……哈哈,这关麟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却耗费了超过万人去做一件毫无意义的行动……他已经失去了最后的机会了!哈哈,这就是一个年轻人必须上的一课,这关麟……或许有些小聪明,能捣鼓出些新奇物件,可论及调兵遣将,战略部署,他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的赵括罢了!” 于禁的副将董超也在这里,他轻敲了下脑壳。 不过很快,他也回过味儿来……当即提醒道:“这,不对啊……如果按照斥候报送来的情报,那关麟已经派出了一万多人,如此,安陆城还能有多少人?安陆城是一座空城了呀!这年轻人小小年纪?就敢孤身守空城嘛?” “哈哈哈哈……”于禁再度笑道:“这关家四郎也是自作聪明,以为在璧山大营西侧的山谷中布上一支疑兵,就能阻挠本将军去支援鸡鸣山,哈哈哈……笑话,鸡鸣山本就是关门打狗的局面,本将军何必去支援?倒是安陆城与他关家四郎,本将军更有兴趣许多。” 说到这儿,于禁手中的剑霍然拔出,一剑披在沙盘上安陆城的位置,那安陆城上捏造的“小人”被于禁的剑锋一剑劈成了两半。 小人的身上尤自写着“关麟”的名字。 “哈哈哈……”于禁爽然笑道:“这小子还是被朱灵将军骗了,江夏之战不是官渡之战,曹丞相官渡之战能胜,也不只是靠着焚烧了乌巢,之后一系列的部署才更是重中之重,那场战斗本将军是亲历,他关麟懂个屁……呵呵,本将军根本无需去救援鸡鸣山,本将军直接攻了他这安陆城,如此,这荆州兵就无家可归了——” 说到这儿,于禁大声吩咐:“董将军,即刻点兵,为你兄长报仇雪恨的时机来了!” “若是擒到这关家四郎,本将军允准你卸去他一双胳膊……以血你丧兄之恨!” 听到这儿,董超目光如炬,眼瞳嗜血。 他重重的说:“多谢上将军!” 说着话,董超已经退出大帐去点兵…… 与此同时,新的斥候已经到来。 “报,那陆逊与陆家军已经抵达鸡鸣山谷口了——” 唔…… 此言一出,于禁的眼眸再度凝于沙盘之上,凝于那江夏之战的“风暴眼”——鸡鸣山上! 他轻声问道:“他们进去没有?” “还不知道!” “再去探……”一贯沉稳持重的于禁,这一刻表现出了罕见的心急,仿佛,他整张脸上都写满了四个字——火急火燎。 他的眼睛也已经眯成了一条缝。 『陆逊,进谷吧……只要你进去了,你与那关麟将是万劫不复——』 『呵呵,吾于禁虽不好争,可这五子良将之首,吾还真的没想让出去——』 是啊…… 在于禁看来,葬送于鸡鸣山的亡魂,这失而复得的江夏以北,这些,都是他于禁功劳簿上不可磨灭的一笔! “此战!当大捷——” 低沉、厚重、隐忍,厚积薄发一般的声音从于禁的口中吐出,这沙哑的声音在他的心头呐喊,宛若荡破苍穹! …… …… 第294章 曹操太庙二十六文武,优势在我 通往衡山大营的山间道路上。 数以万计的大军正在驰骋…… 关平与朱灵并马而行,他们在最靠前的位置,而关平像是十分珍惜,这等向父亲之外的成名将军请教的机会,一路上,他与朱灵聊着什么。 因为,手下大多是步兵,关平与朱灵骑着马,倒是不用刻意加快脚步,畅聊起来的气氛也并不急促,不快不慢。 “平将军方才说,你的愿望就是做关公的先锋将军,那我问问你?你可知何为先锋将军?” 关平沉默一会儿,道。“遇山开山,遇河搭桥,找到敌人大军最薄弱的地方,而后将战报传回中军,祈求大军一击击破敌人,先锋军的存在更多是在中军未发之前,将敌军底细摸透,为大军争胜,争取条件。” “不错!”朱灵像是颇为欣赏关平这个年轻人,他感觉这关平很像他年轻的时候,浑身上下有股子拼劲儿,却又不失收敛锋芒,谦逊、儒雅,是个难得的少年将军。 只是…… ——『可惜了……』 在朱灵看来…… 终究是觉得这一仗,关平难免也要葬送在这儿,朱灵心头一阵唏嘘…… “朱将军?” 不等朱灵从遐想中走出,关平已经再度询问道。 “那朱将军认为?何为先锋呢?” 朱灵沉吟了一下,淡漠道:“摸清敌军的底细固然重要,可若是只做到这些,那这先锋将军就显得有些平平无奇,先锋军更重要的是寻找到对手的弱点,然后趁其不备,一击必杀,重创敌军,提振三军将士的士气,如此真正的大战尚未开打,双方的士气已经截然不同!如此方能使大军至于不败之地!” 朱灵的话,还是让关平颇为受教…… 他双腿夹住马肚,一边继续驱马向前,一边朝朱灵拱手。 “晚辈受教了……” 就在这时,有小校行至关平的身边,使了个眼色,关平会意急趋战马,与小校行于一侧,小校则将嘴巴凑到关平的耳边,小声说了些什么。 这一幕的出现使得朱灵有些警惕…… “原来是后军跟不上……”却听到关平闷声沉吟。 古代战争,前军行的太快,后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跟上,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这也让朱灵的警惕霎那间烟消云散。 关平不忘朝朱灵拱手:“朱将军,我先去后军看看……” “无妨,现在距离那埋伏的山谷还有一段路程,我亦控制下我那一千部曲的速度,确保后军能跟上。” 因为朱灵的部曲是从曹军投诚过来的,故而对道路更加的熟悉,也正是因此…… 整个行军,均是由朱灵的一千部曲前面领路。 “我去去就来——” 关平轻吟一声就往后军去了…… 而到后军廖化处,关平正好看到,在廖化的授意下,一支二十人的队伍正从大队伍中窜出,迅速的行入一旁的丛林之中,随着树丛中一阵人影摩挲,很多这二十人的队伍就消失不见。 看到这一幕的关平,他的脸色骤变,他当即驱马而上,质问廖化。 “廖将军?你这是作甚?” “方才我听亲卫讲,说是大军越走越远,可兵力却越来越少,我还不信,不曾想……竟是廖化将军你授意的,廖化将军身为父帅主薄多年,难道就不知道,临阵众容将士逃遁,此为大罪么?” 关平的脸色冷凝,一双眉毛更是几乎竖起。 廖化没有立刻解释,而是抬起头遥遥望向天穹,这一刻,他不由得想起,就在他出征前……四公子关麟让他秘密去书房时的情景。 那时候,推开房门,关麟坐在主位上奋笔疾书,张星彩则一如既往的坐在一侧磨墨,这本是一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的画面。 廖化的进门倒是显得有些唐突,他不敢打扰,就静静的等着关麟把字写完…… “先坐——” 关麟没有抬头,却是招呼了一声,张星彩示意让廖化坐到桌案的另外一侧。 而随着廖化的走近,随着他坐下,他方才看清楚,关麟在写的不是文章、不是诗辞,甚至不是信笺,竟是一个个名字。 第一段是三个名字——夏侯惇、曹仁、程昱; 第二段是二十个名字——曹真、曹休、钟繇、华歆、王朗、陈群、桓阶、夏侯尚、张郃、张辽、徐晃、乐进、曹洪、夏侯渊、朱灵…… 看到“朱灵”的名字,廖化心里一咯噔,他嘀咕着,云旗公子写的这些都是曹魏的文武!而且是身份极其特殊,且显赫的…… 可朱灵……明明已经投诚了呀,他怎么会与这些曹魏文武写在一起。 再往下看,第三段,只有一个名字——荀攸! 第四段,也只有一个名字——司马懿! 第五段,还是一个名字——郭嘉! 那么问题来了,这到底写的是什么? 终于,随着关麟奋笔疾书,把这二十六个名字写完,他方才展开竹简,用嘴吹了吹,像是要吹干上面的墨迹。 很明显,关麟对这二十六个名字,显得有些异乎寻常的郑重。 张星彩则轻声问:“这就是你方才提到的,未来曹操太庙中,会立下的二十六个文武?” 的确,关麟写的正是曹操太庙中二十六位文武大臣的名单。 第一批的“三人”是公元233年魏明帝曹叡决定的; 第二批共二十人,是公元243年曹爽等人决定的; 第三批一人,荀攸,是公元244年曹爽力排众议决定的; 第四批一人,司马懿,公元251年司马师决定的; 第五批一人,郭嘉,公元262年司马昭决定的。 抛开后面两批中的司马懿,因为是司马师定下的,故而带着巨大的水分。 可单论忠诚而言,无疑,第一批和第二批、第五批的这二十四人,还是很硬气的……若说他们会背叛曹魏,投靠蜀汉,至少都过不去关麟心里头那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