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在线阅读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408节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408节

“我打算劝降他。”    “啊……”    不等黄承彦惊讶,关麟指着黄承彦手中的文章,笑吟吟的道:“这不,劝降他的方法,都写在这一篇文章上呢?老黄,你且品,细品!”    这才有了黄承彦,眼眸一边眯起,一边吟着这文章上的字眼。    想要一盔究竟。    ——“戊戌年夏,马公任淄州太守,百业待兴,癸卯年春……吾辈系处功利场中,唯淄州,康衢烟月,政通人和……怀瑾握瑜,燔炉宴客,嘉言懿行,慷慨厚德,使海内翕然,驾马驱车,万民进淄赶烤。”    言及此处……    黄承彦觉得不对劲儿了,“这‘戊戌年夏,癸卯年春’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有……淄州?什么淄州……这‘进淄赶烤’又与劝降那佐世之才有何关联?”    不等黄承彦把话讲完。    关麟一边又将那裹着大葱、牛肉的面饼吞下,一边笑道:“老黄,你什么时候成急性子了,还没看完呢?接着看……接着看!”    “劝降刘晔的法子就藏在这一篇‘进淄赶烤’的文章之中呢,你得品,得细品!”    ……    ……    第233章 张飞:退后,俺女婿要开始装逼了!    汉室宗亲。    不,准确的说,是汉室败类——刘晔。    这个“衣带诏”事发后,替曹操监斩了董承一家的刘晔;    这个官渡之战,献上霹雳车,帮助曹操大破袁绍的刘晔;    这个淮南刘勋,宛城张绣,都在其的劝说下,奉土归曹,共同抗袁的刘晔;    这个按照历史原本轨迹,上表曹丕代汉,并自告奋勇,与华歆一起扯住汉献帝的衣袖,迫他禅让的刘晔!    如果从曹魏的角度去看,此刘晔是三朝元老,简直是忠贞肱骨之臣。    可从汉室的角度去看,此刘晔简直妄为汉室宗亲,简直不配为光武皇帝刘秀的后人。    但……    在关麟看来。    从天下大势的角度看来,刘晔其实是比刘备和诸葛亮更清醒的那个。    他归曹不归汉的最大原因,是他意识到,汉王朝末年天下大乱的局面已然形成,很难力挽狂澜……    也知大势面前,刘备、诸葛亮不过是螳臂当车,终将必败!    而这一切的源头,便是汉武帝、光武帝好不容易筑造起来的汉家的脊梁与信仰,在桓灵二帝时期,彻底的崩塌。    刘备说——“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刘备一生最痛恨的不是董卓,也不是曹操,而是致使这汉室崩坏的桓灵二帝啊!    刘晔何尝不是如此?    只不过,刘备的选择是一边恨,一边迎难而上,收拾桓灵二帝留下的烂摊子。    刘晔则是选择随波逐流,良禽择木……顺势而为。    从这个角度去看,无关乎忠义……只是信仰的崩塌,是汉魂的离散,是个人的选择。    而关麟之所以有感而发,写出那“进淄赶烤”的文章……    是因为,在穿越前……关麟的信仰也短暂的崩塌过。    恰恰因为这“进淄赶烤”的事件,让他的信仰与希望再度点燃。    曾几何时,在“进淄赶烤”这个事情出现之前,关麟但凡出去,就一定做好了随时被宰的准备。    “旅游”几乎与“被宰”画上等号,“出去玩”与“快乐”渐行渐远。    可直到,这个事件的出现,让关麟感觉他又一次看到了光。    原来真的有人能把“待客之道”给做到极致,把“不宰客”奉为准则,把“政通人和”四个字写在手心上,印在了心头深处。    也真的有城市,能够在夹缝中,能够在匮乏的资源下,能够凭着他们的决心与感动,给这里的人民,也给整个天下的人民带来希望!    如今的汉室不也是如此么?    他们架在曹魏的大山之间,苟延残喘,随时倾覆……    北方与中原的小孩儿,知曹魏,已不知有汉。    北方与中原的士人,以作魏官为荣,以为汉臣为耻。    大汉四百年的那根深蒂固……那在门阀、士人、百姓心目中的“天命在汉”的印记,已经渐渐的在人们的心头消散。    桓灵二帝的出现,更是将这团希望与信仰的火焰彻底的熄灭,乃至于浇上一盆冷水,生怕汉室“死灰复燃”?    这才是刘晔……    乃至于大量中原的氏族、北方的士人、汉室宗亲背叛了汉室,转投曹魏的原因。    说到底……他们对汉的信仰已经崩塌,他们完全看不到希望啊!    ——『刘晔把希望寄托在曹操的身上啊!』    ——『这点上,我还真得学学‘戊戌年夏,癸卯年春’的淄城,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把希望与信仰再度灌输给世人,也灌输给这位刘晔。』    后世的淄城用“政通人和”感动世人。    如今的蜀汉远远说不上政通人和。    可蜀汉却有着独一份的浪漫。    关麟的目的是去点燃这份浪漫,让浪漫的火焰,再度点燃起季汉中兴的希望。    曾经,大汉那浩瀚的火海已经不在。    但——星星之火,依旧可以燎原!    心念于此……关麟最后吞下了一口面饼,他起身。“老黄,这烤肉也吃了,事儿也想明白了,今晚还有要事,就不陪你下棋了。”    说着话,关麟站起身,作势就要走。    黄承彦故意露出一份不悦,“你这倒好,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简直当自己家一样,我闺女、女婿都比不得你放肆。”    “哈哈……”关麟笑了笑,“老黄你什么时候这般小气了?再说了,我是真的有事儿,这想明白了,得一鼓作气,趁着今晚好好的给那刘晔上一节课。”    唔……    黄承彦微微一怔,他提起关麟新作的那“进淄赶烤”的文章,疑问道:“就凭这个?”    关麟颔首,“也是,这文章太超前,老黄你未必看得懂,不过……你细品的话,其实……通篇写满的其实就四个字!”    “哪四个字?”    “信仰!希望——”    关麟的话一板一眼。    说到这儿,他颇为豪放的扬起手:“走了……老黄你慢点吃,少喝点儿酒。”    关麟一边朝黄承彦招呼,一边不忘吩咐手下部曲。    “告诉我爹,也传出消息,就说我关麟今晚在贼曹掾属公堂上劝降敌将,有兴趣的文武都可以来看看,本公子给他们打个样儿!”    这边厢……    关麟徐徐走远。    那边厢,黄承彦的目光忍不住再度停留在关麟的这一篇“文章”上。    文章中的字眼一个个映入眼帘。    ——“戊戌年夏,马公任淄州太守,百业待兴,癸卯年春……吾辈系处功利场中,唯淄州,康衢烟月,政通人和……怀瑾握瑜,燔炉宴客,嘉言懿行,慷慨厚德,使海内翕然,驾马驱车,万民进淄赶烤。”    ——“周有‘珍用八物’传百世,今有‘淄城食说’继千年,浩浩人间至味,汤汤民风和合,盈樽斗酒,载舞载歌。”    ——“淄州府告诫子民:天道忌盈,先习勤而后谦谨,首有豁达光明之识,后有恬淡冲融之趣,于进退之间见功夫。故,大运横出,九紫离火,使其众驿马星动,红鸾星合,元亨利贞,水火既济,一城烟火冲檐出,万叠云山皆入座。”    ——“此城千年励精图‘炙’,一朝天下知,念马公之贤德,余恩不尽,躬逢其盛,与有荣焉!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    黄承彦一边读,一边心头感慨。    ——『不就是吃个烤肉?云旗这小子,怎么……愣是吃出这么多文墨来!』    而读到最后一句,黄承彦喃喃吟道:“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文章洋洋洒洒,是写的好……却又如何看出信仰?看出希望?还有……淄州府?哪里是淄州府?”    念及此处,黄承彦摇了摇头。    一时间,倒是对关麟能否成功劝降那刘晔,心头生起无数的好奇。    ……    ……    夜里的关家府邸,一盏未熄的油灯摇曳着,朦胧灯影中映着关羽那双眉紧锁的神情。    张飞站在关羽的身前。    忙不迭的张口:“二哥?这事儿你倒是表个态啊!若是你同意了,俺回去跟大哥说。”    从张飞口中吟出的事儿,自然是关麟与张星彩定亲的事儿。    按理说……    三弟张飞专门来说这事儿,关羽不该犹豫,何况……这义结金兰在前,再添上一门儿女亲家,这老二、老三……岂不是亲上加亲?    只是……    “三弟啊……”关羽那丹凤眼眯起,“儿女婚事,本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星彩也是好孩子,做我家儿媳,我是满意的,可偏偏云旗的话……”    关羽沉吟道:“你也知道云旗的性子,为兄说东,他一定往西,为兄若是不说这门婚事,或许还能顺其自然,可一旦为兄说了,保不齐这臭小子又要跟我剑拔弩张,说我乱点鸳鸯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