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369节
书迷正在阅读:当无cp男主动了心[快穿]、和学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种蘑菇、炮灰觉醒以后[快穿]、怪物们的男妈妈[快穿]、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菟丝花被邪神缠上后、我在八零拆快递拆到想吐
伴随着“狂傲不羁”的笑声,他大摇大摆的走出了这府邸,留下一句,“我虽敬佩子健公子之文才,也想要加入子健公子麾下,可……时局这东西可说不好,哈哈,就遥祝子健公子这次能将功补过吧?到时候……我李藐再来拜会不迟!” 李藐并未直接表态……心悦诚服的加入。 他选择了稳妥的表明立场。 你曹子建只要能过了这一劫,我就辅佐于你,若不能……就莫怪他李藐无情了。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 又所谓——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而此刻,因为李藐的这一番话,曹植与杨修已经徘徊、犹豫了许久。 终于,杨修一把拽住曹植,“无论如何,我杨修定是会背负罪名,一次私自调兵的罪名也罢,两次也罢,我也不差这多出的一个。” 曹植眼眸一颤。 “德祖,万一……” 不等曹植把话讲完,杨修连忙打断,他一本正经的道:“万一是假的,那照样由我杨修背负所有的罪名……至少这样,能让子健看清楚此李藐心思之歹毒、险恶……” “可若是真的,子健公子将功补过,我杨修虽罪责难逃,可至少……子健公子不会失去那世子之位的希望,我也能安心的走,至少能证明这李藐是忠心于子健,有他在,我还有什么不能瞑目的呢?更何况,倘若真的将功补过,曹丞相也未必会处死我……” 曹植抿唇,“可即便是关入牢狱,这样……这样就毁了你杨德祖了啊!” “公子千万不要这么说。”杨修的眼眸瞪大,“这些年,我每日所想,都是人心鬼蜮,都是生死一线,我早就忘了何为真心,何为公义?哈哈,就让我最后任性一次,就让我的才思再最后快过曹丞相一次,快过他‘三十里’吧,让我杨修最后为子健的世子之位做一些事儿吧!若我能活,将来子健公子继承大魏之业,何愁我杨修不能重见天日?” 杨修的话,几近悲壮。 说到这儿时,他一把拽住曹植。 两人迅速的驾马,疾驰而去。 晨曦中,巨大的城门发出“嘎吱”的开门声,宛若蛰伏的巨兽微微张开了血盆大口。 曹植与杨修一人一马迅速的从城门中驶出,再度行至那“汝南军”驻兵之所。 有副将看到了曹植与杨修,不由得面色一沉。 心里暗道: ——『他们怎么还敢来?』 是啊,汝南兵这次可被曹植坑的不轻。 如今,这支兵团中的每一个将士都清楚,原本他们是要去江夏的,却被杨修假传曹丞相手谕,骗到了这边,耽误了江夏的救援。 诚然,他们是受害者…… 但……他们又能脱得了罪责与干系么? “丞相诏令——” 杨修又一次举起令旗,“尔等即刻随我与子健公子赶赴淮南,驰援寿春,救援合肥!” 啊……这…… 那些驻守的汝南兵均是怔住了。 一名副将下意识的后退了两步,他知道……上一个违抗命令的副将已经被这位杨公子手起刀落给一剑夺了性命。 这次……又来? 副将退到人群中,才敢壮着胆子拱手问:“杨公子且末开玩笑了,上一次……” 不等这副将把话讲完。 “哈哈哈哈……”杨修的大笑声遮住了他的嗓音,杨修大声道:“尔等也不想想,上一次我杨修假传丞相命令,调尔等来此襄樊,酿成大祸……如果这一次我再假传丞相命令?那我杨修十个脑袋也不够丞相砍的?我九族之人岂不会丞相给悉数屠戮?故而,这次势必是真的……东吴已经奇袭合肥,我等必须即刻驰援,至少……保住那寿春城!” 这…… 杨修的话感染力十足。 让无数汝南兵士连连侧目。 最重要的是,他的话……有道理啊。 杨修怎么可能连续两次假传丞相的手谕呢?这是对他九族中所有人的脑袋都不负责啊! 当然,这些汝南兵哪里知道,杨修已经断绝了与杨彪的关系,他与弘农杨氏再无牵连,九族之内唯他一人! 此刻的曹植本也想张口说话…… 却被杨修的余光瞟到,他伸手止住了曹植,意思很明显…… 若是功劳,是你曹子建的; 若是罪责,是我杨德祖的! 这种时候,你千万不可发声。 “尔等还不点兵?是觉得曹丞相这手令不管用呢?还是觉得吾剑不锋利呢?” 杨修最后一声大吼…… 顿时间,副将再也不敢犹豫,迅速的命传令兵去集结各部…… 他亦想到,若是东吴当真进攻合肥,那这个情形下,这封曹丞相的军令极有可能是真的? 甚至,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曹丞相刻意的想要拉子健公子一把,让他将功补过? 不怪将士们如此想…… 如今,世子之位悬而未决,三军将士们自是少不得各种猜测。 “曹丞相有令,跟随子健公子……驰援寿春,救援合肥——” “急行军——” 随着一道震天的呼喊。 仅仅半个时辰后,这支汝南军团再度急行军,踏上了赴寿春的征程。 李藐提醒的是对的…… 即便救不下合肥,至少,要守住四通八达的屯粮重地——寿春! 诚如江夏,曹操丢得起,可南阳曹操却决不能丢! 合肥,曹操也丢得起!但寿春,一旦寿春沦陷,曹魏淮南的防线就将陷入一片真空,东吴的棋可就真的活了! …… …… 零乱的,被埋在沙土中枝藤草根,突然被风吹的焦黄。 风起枝落…… 合肥战场,迎着那冷凛的,如同冰霜飘下后被包覆着的初晨。 “咚咚咚——”鼓声如雷。 数不尽的东吴兵士如潮水般的涌向城墙,喊杀声、惨叫声顿时就交织在了一起。 战况尤为激烈。 “那张辽不在!” “杀进去……” “江东子弟,永远不言败!” “孙家儿郎,宁死沙场,不死温床。” 仿佛…… 因为张辽张文远与那群山西兵的离去。 天晴了,雨停了,东吴兵士们……又觉得他们行了! 事实上,没有张辽与山西兵,这些江东子弟一个个战意高涨,还真就……就……就行了! …… “冲上去……” “云梯,云梯!” 好一些江东兵士眼中还散发着嗜血的光芒,他们架起了云梯、举着盾牌,在疯狂的冲击着这座边陲重城。 “守住,守住……” 城楼上的李典做梦也没有想到,刚刚才收到江夏沦陷的急报。 他们的大后方寿春,为了防止关羽杀一个回马枪,他们方才派兵去驰援襄樊,还没有定住神儿,东吴兵就奇袭杀来了。 快…… 太快了! 隐匿,也太隐匿了。 鬼知道,这群兵是怎么绕过斥候的眼睛,怎么就突如其来杀过来了。 最关键的是,就在一个多月前,他们十万人刚刚被“突突”了呀! 这个时候,怎么还敢? 李典哪会知道,论正大光明的打,东吴哪里是曹魏的对手,可论及背后捅刀子,论及这隐匿奇袭,他们是专业的,谁又能比得过他们? 而最、最、最、最重要的是——张辽张文远不在啊! 这对守军士气的打击是巨大的; 而对这些东吴兵,从他们脸上那一幅幅跃跃欲试、磨刀霍霍的表情,乃至于,那眼芒中的绿光。 李典也能感受出来,这一仗……他们是认真的,是动真格的,是要一雪前耻的! 合肥已经没有退路了。 此刻……合肥城内也已是一片风声鹤唳。 俨然……百姓们也意识到,如今的合肥已是一座危城。 或许今天……城头就要变幻大王旗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