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307节
书迷正在阅读:当无cp男主动了心[快穿]、和学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种蘑菇、炮灰觉醒以后[快穿]、怪物们的男妈妈[快穿]、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菟丝花被邪神缠上后、我在八零拆快递拆到想吐
为了目标,刘备何止是低头。 不夸张的说,为了目标,你让他磕一个,他都毫不犹豫。 正因是如此,他的德行吸引了很多人。 救孔融、陶谦于无兵之时,谦让徐州于无地之时; 不听诸葛‘攻刘琮’的上策,这是在刘备、诸葛亮鱼水之欢、如鱼得水之时。 不弃百姓于日行不足十里时。 境遇越糟糕,刘备越知道自己的选择。 天下丧乱,纲常不在,他唯一能坚持的人设,就是——欲信大义于天下。 如今,半辈子的辗转,他好不容易占据了益州,却面临曹操的虎视眈眈…… 别说治蜀中了。 每天,刘备与蜀中都在惊恐中度过。 生怕,那可恶的曹阿瞒又、又、又、又一次夺走他好不容易得到的一切。 终于,就在刚刚,他收到了一条急报。 ——襄樊的曹仁晕厥! 他,他,他晕厥的好啊,晕厥的妙啊,简直是晕厥的恰到好处。 而当刘备得知致使他晕厥的原因,不是二弟关羽的雷霆攻势。 而是……而是一枚“连弩”,准确的说是连弩内的一枚小小的暗器,是一个叫做“黄老邪”的神秘人布下的一个局。 刘备只觉得绝了…… 他感觉黄老邪,简直是老天赐给他刘备的礼物,助他破此困局。 他激动的不能自己。 当此夜深,他忍不住派人去请诸葛孔明,去告诉他这一条天大的好消息,告诉他……咱们的蜀中,终于能坐稳了。 随着“嘎吱”的一声,一阵风袭来,大门敞开。 诸葛亮进入了左将军府的正堂,刘备早就在此等待着他,他一把拉住诸葛亮的手,两人一道行至刘邦的画像前。 “孔明啊,当年高祖就是从这天府之国一步步的突围,攻取三秦之地,楚汉相争,建立大汉王朝的千秋万代……今日,襄樊曹仁晕厥,曹操势必驰援襄樊,蜀中局势稳固,隆中对的方略得以推进,一想到这里,我……我情难自已,故而……故而请先生来,就想与先生在高祖面前说几句话。” 刘备的激动溢于言表。 这就像是一只成长期的老虎,他的门前永远握着一只成熟期的雄狮,虎视眈眈。 随时就有可能把这小老虎给吞噬。 小老虎何止寝食难安,他都瘦了……巨大的压力快要将他压扁了。 而终于有一日,这雄狮因为不得以的原因,被迫撤离。 小老虎总算自由了,他总算能去狩猎,能去吃肉了,能茁壮成长起来。 这种心情,自是情难自已。 “主公,主公……”看着刘备那泪水“吧嗒、吧嗒”的就往下滴落,诸葛亮感受着他手心中的汗珠。 一路走来,诸葛亮最清楚这位刘皇叔的不易。 刘备一边擦拭着眼泪,一边感慨道:“孔明,你的才能不弱于那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我知道……孔明你最缺的唯独是时间,现在好了,襄樊……襄樊出了个黄老邪,他,他帮你、我争取到了这份弥足珍贵的发展时间。” 『——黄老邪是么。』 诸葛亮心头吟出这个名字,上一次让他的心情如此悸动,还是因为那洪七公。 因为洪七公那匪夷所思的行动,愣是将湘水划界废除,愣是将借荆州一事抹平! 那时候的诸葛亮对这洪七公是钦佩到不能自已。 呵呵…… 现在想想,洪七公也好,黄老邪也好,这不过是一个代号罢了,乃至于这黄老邪,多半还是一个熟悉的“代号”。 “主公如何看待这位黄老邪呢?”诸葛亮笑着问。 今日刘备传诸葛亮来此,无关乎军务…… 事实上,一旦曹操去驰援襄樊,也就不存在什么当紧的军务了,诸葛亮与刘备那根紧绷的神经,终于能松下来了。 趁着这个话题,诸葛亮索性向刘备提起这位‘黄老邪’。 而这个话题,刘备似乎颇有兴致,乃至于,黄老邪这个神秘人物,让他想到了另一个人。 刘备侃侃道:“兼弱攻昧,五霸之事,能用连弩、暗器布下此局……引曹仁上钩,如此谋略,虽是阴险,却能左右时局,此黄老邪如此行事当得起一个‘邪’字、而这份‘邪’气,让我想到的唯有——庞士元!” 庞统,庞士元! 刘备将黄老邪比做凤雏庞士元。 而刘备的话还在继续。 “我是五十余岁时才遇到庞士元,是他告诉我,我此前几十年的路走错了,我一直陷入那‘每与曹反,则事竟成’的误区,却忽略了为大目标,有时候,不得以时是必须要放弃小目标的,我若总是追求与曹操不同,那我的路就是一条死胡同,而人都死了,哪来的欲信大义?哪来的理想?庞士元教会我,为了理想,我当先立足现实!” “今日,观这黄老邪之布局刺杀,邪气凛然,我想到的正是庞士元哪!也唯独他,有此力挽狂澜之计略,这黄老邪,这局……让我莫名的又思念士元哪!” 说到最后,刘备的泪珠又一次滑落。 这…… 诸葛亮的心头不由得微微触动。 是啊,如今的主公有了法孝直,有了他诸葛孔明,却依旧缺一个“邪气凛然”的庞士元哪…… 缺一个为了大目标,能够阴狠狡诈,心怀理想却又立足于现实的庞士元。 如此算来…… 呼…… 诸葛亮轻呼口气。 他思虑再三,方才对刘备说道。 ——“主公可想知道,这黄老邪的真实身份么?” …… …… 第188章 赢项羽者很多,能赢曹操者有几人? 诸葛亮给关羽的儿子关麟出了三道考题。 这件事儿刘备是知道的。 乃至于刘备也很期望,这位被孔明考教的关麟关云旗,能一鸣惊人,得到孔明的青睐,收为关门弟子。 至于,孔明的考题,其实刘备也挺好奇的,但碍于身份,却又不便细问。 此刻的诸葛亮,将关麟那第一封答卷从怀中取出,缓缓展开,呈送给刘备。 刘备接过后,读了一遍,他下意识的感觉与诸葛亮第一次看时一般无二。 简直是敷衍、胡闹之作。 刘备不由得摇了摇头。 孔明的考卷都敢如此回答,看来……他是没有这个福分,成为孔明的弟子了。 可……很快。 刘备就晃过神儿来了,诚如诸葛亮刹那间的恍然一般,刘备也惊问道。 “他如何事先知晓,那襄樊的敌将曹仁即将遇刺晕厥?” 同样的一个问题传出。 刘备的脸上填得了几许惊讶。 诸葛亮淡淡的浅笑,慢慢的闭上眼睛,连带着缓缓讲述出他的推测。 “能提前知道曹仁遇刺的,敢断言蜀中局势,曹操南征之危机本就不存在的,依我之间,只有布下此局者。” “而听威公讲,因为这条答案,关家父子几乎剑拔弩张,争得面红耳赤,云长固然是为此子好,可从另一个角度看,云旗如此坚持己见,又岂会没有原因?” 刘备露出了巨大的惊讶,他反问:“孔明的意思是,那布局刺杀曹仁的‘黄老邪’便是云长的四子关麟关云旗?” 说到最后,刘备的嗓音都在发颤。 他无法想象,让他刘备,让孔明,让整个蜀中寝食难安的困局,最终……最终是被十五岁的关云旗给解决的。 “我亦只是推测。” 诸葛亮睁开双眸时,眼睛里已只有宁和,他平静的望着刘备,声音平稳却又十足的坚定。 “事关云长父子,有些事亮不好妄自菲薄……或许‘黄老邪’的身份,云长是知道的!只是出于保护的目的,他并没有将这个身份昭然。倒是威公此行江陵,似乎颇为收获,云旗究竟是不是黄老邪?若要探寻真相,或许从威公的话中,必能揣测真假。” “杨仪何在?”如今已是深夜,可刘备却异乎寻常的精神,他忍不住即刻就要传杨仪来此问话。 还是诸葛亮打断道:“威公星夜兼程赶来成都,让他睡个好觉吧,若是主公好奇,不妨我派人取来云旗的另外两封答卷……我与主公亦可品评一番,先睹为快……” 诸葛亮本是随口一说。 哪曾想,刘备一下子来精神了,“是龙是虫一验便知!只是不知道孔明这后两封考的是什么?” “无外乎是如今蜀中的难题罢了。”诸葛亮如实说,“第二道考的是益州不少商贾囤积居奇,物价暴涨……第三道考的是益州初定,有限的田亩如何分配!” 这题目不说还好…… 一说之下,刘备可太有兴趣了。 诸葛亮感觉到刘备暗暗的在他胳膊上推了一把,诸葛亮立刻就反应过来,“主公稍候,我派人去取!” “不用费事。”刘备提议道:“我与孔明一道回府即可!” 说到这儿,刘备似乎注意到了天色,“诶呀,倒是不曾想这夜竟是这么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