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71节
书迷正在阅读:当无cp男主动了心[快穿]、和学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种蘑菇、炮灰觉醒以后[快穿]、怪物们的男妈妈[快穿]、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菟丝花被邪神缠上后、我在八零拆快递拆到想吐
两个人都是氏族子弟,祢衡的家族能为他编出“孝道”的段子,李邈的家族也能造出‘李氏三龙’这样的头衔。 两人又都是率直、狂妄的性子。 各自的家族在本地,远远算不上翘楚。 而从古至今,特别是汉代……所有的家族,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便是让自己家族成为当地最大、最有权利的家族。 诚如祢衡的家族,渴望成为“平原郡第一大家族”。 李邈三兄弟,自然也渴望在广汉郡光耀门楣,成为一方翘楚。 可事实上,这条路哪是那么好走的? 如同祢衡,家族的能量,不足以将他“孝道”的段子传播出去,再如李邈,“李氏三龙”的头衔,也仅仅是小范围在传播。 于是李邈就想效仿祢衡,靠着“骂人”扬名立万。 只是…… 关麟的话,像是一盆冷水浇灭了他那炙热的心。 这是因为,祢衡哪怕是“骂人”,哪怕是做“喷子”,他也一直在被人利用而已。 他的骄傲,他的张狂,反倒是成为了别人最有利的武器。 关麟的话娓娓道出。 二十三岁的祢衡,荆州求学遇挫,看不到希望,又写信给孔融求其指点迷津。 反倒是孔融,一改以往对祢衡的爱答不理,主动派人找到祢衡,还把他带回了许昌,更是语重心长的告诉祢衡,如今天子在许昌,新朝廷初立,需要招募天下名士。 他孔融便是为此被招过来的。 他也要将祢衡给召入天子麾下。 说到做到,孔融当即就写信给天子刘协,向他推荐祢衡。 而祢衡,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何德何能?屡投名帖被拒,如今,竟然能被推荐给皇帝? 这不是做梦么? 那时候的祢衡仿佛看到了光,看到了出仕的希望,看到了自己这些年摸爬滚打的不易。 ——总算是熬出来了。 只是……孔融再次告诫祢衡,哪怕是举荐给天子,可天子用你,也是需要一些名气的,以往孝道那一套不行,得换个别的方法。 关麟讲到这里时,李邈那渴盼的眼神根本藏匿不住,他急问。 ——“到底是什么方法?” 关麟则指了指李邈,旋即感慨道:“跟你一样,骂人!” 然后,关麟细细的道出了祢衡成为喷子的始末。 原来孔融是站在天子这边的,是与曹贼势不两立的,他要祢衡加入的是属于自己的汉臣势力。 可…… 偏偏,曹贼势大,以颍川氏族为首的一系列大家族又以曹贼马首是瞻,孔融要组建属于汉天子的汉臣力量,何其艰难? 于是…… 他就需要有人去鼓舞汉臣,需要有人去诋毁曹操,去削减曹操的威望,去让曹操站在天下名士的对立面。 孔融就向祢衡的提议,让他骂人……让他用这样的方式,扬名立万! 于是,就有了祢衡说荀彧是小白脸,适合去吊丧。 说陈群是酒鬼,适合去卖酒。 说司马朗是个胖子,适合去当屠夫。 几乎所有与曹操交好的氏族,都被祢衡骂了个遍。 如此一来二去,祢衡是骂爽了,汉臣们也被点燃了,汉天子更是觉得大快人心,唯独……曹操与颍川氏族觉得脸上无光。 而这时候,祢衡的名气也因为他一次次的“骂人”而变的水涨船高。 所有忠汉的臣子都举荐祢衡,天子也希望重用祢衡,这使得曹操变得极其难做。 ……如果曹操不选祢衡做官,那他曹操还是忠汉么?他还是“奉天子”么? 可如果选了祢衡做官,那不就说明,曹操认可了祢衡,认为荀彧、陈群、司马朗……这些人以及他们背后的氏族是酒囊饭袋么? 这是两杯毒药! 而听到这儿。 李邈大呼一声,仿佛将心头的愤恨悉数喊出,“一个‘逢人便骂’的祢衡,却让那曹贼如此为难,痛快!痛快!” 面对李邈的悸动。 关麟直接反驳道。“痛快你二大爷!” 他摇摇头,一针见血的提醒道:“你还是只看到了表面,没看到实际,此举……祢衡的确名满天下?可……他做官了么?他的门楣光耀了么?他的张狂?对他本人究竟是好是坏呢?是啊,汉天子高兴了,孔融高兴了,汉臣们高兴了,可总是要有人……去直面那曹贼的怒火!” ——咯噔…… 随着关麟的这一番提醒,李邈的眼瞳几欲爆裂而出。 只一瞬间,他便明悟了…… 的确,所有人都在高兴,可唯独祢衡一个人在直面曹操的怒火! 而这份曹贼的怒火,势必…… 果不其然,关麟接下来的讲述应证了这点。 祢衡如此名声,曹操邀请祢衡,要召见他。 祢衡自然很高兴,他觉得,这一定是曹操要让他做官,他满怀信心的要去见曹操。 可孔融却告诉他,别激动,这才哪到哪了,曹操请你去,你不去,甚至骂他,如此一来,名气不是更大了么? 官不是更大了么? 祢衡一听觉得有理,他就是靠“骂人”名满天下的,如今有机会骂曹操,岂能不把握?不珍惜? 于是…… 祢衡拒绝了曹操的邀请。 果不其然,坊间祢衡的名气更大了,那个把颍川氏族、河内氏族骂了个遍的祢衡,竟然拒绝了曹操,还骂曹操。 ——铁血真汉子! ——牛逼! 而曹操却不得不再度表达诚意,又一次请祢衡。 这次祢衡去了,曹操也的确是要给他官,却只是让他当一个鼓吏。 还说什么……本打算提拔祢衡做个主薄之类的文官,可眼下没有位置,就先从鼓吏候补吧? 而这……不正是曹操的报复么? 他这是在羞辱以“祢衡”为急先锋的那些忠于汉室的文臣。 祢衡本想拒绝,怎奈,他被孔融告知,天子知道了这件事儿,天子要重用你祢衡,在此之前,需要你做一件事儿。 关麟讲到这里时。 李邈已经回过味儿来了,“你是说,祢衡为曹操擂鼓那一日,他之所以当着曹操与所有宾客的面脱下衣服,一丝不挂,这是……这是……汉天子授意的?” 关麟的回答是。 ——“或许不是汉天子授意的,但一定与孔融脱不了干系……孔融就是要借祢衡去羞辱曹操!去重振汉臣的力量!” 呼…… 听到这里时,李邈像是会意了什么,他一下子就变得悚然了起来,紧张了起来,豆大的汗珠如雨水般淅沥沥的滑落。 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从祢衡的故事中,李邈仿佛看到了自己。 祢衡浑身赤膊羞辱,一丝不挂的曹操,这不正如他酒宴之上公开羞辱刘备么? 他……他一意孤行,走出的这条振兴家族的路,似乎从一开始起就错了。 而祢衡就是赤果果的例子啊! 关麟的话还在继续。 之后,就是说书人讲述的那般。 曹操想要羞辱祢衡,让他做故吏。 可祢衡并不穿鼓吏的衣服。 曹操身边的管家怒骂他,结果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儿一丝不挂! ——脱了,全都脱了。 也正是这一脱,让曹操感慨,“我本要你做鼓吏是为了羞辱你,不曾想最后却被你给羞辱了。” 也正因为此,祢衡在整个大汉大火,火出了边际。 几乎被所有反曹义士视为第一人! 甚至,曹操也怕了,这祢衡他是既不敢用,也不敢杀…… 于是就把他送给了刘表。 接下来,便是祢衡在刘表那儿对荆州一众才子的“斥骂”…… 这很容易理解,当年祢衡去荆州刘表开设的“学经堂”,所有人对他爱答不理。 今儿……祢衡顶着“火出边际”,他再度“王者归来”,自然……他觉得,荆州所有人对他已是高攀不起! 然而随着他越骂越痛快,他的名字就越大,他本人就越火…… 甚至到最后,公然将刘表写给汉天子的奏书撕毁,说这奏书写的狗屁不通。 再到后面,刘表也有点儿吃不消了,刘表手下的文官更是怕极了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