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书迷正在阅读:穿书后,她被死对头带飞了、快穿之爱上be文女主是我的宿命、出逃被抓,危险帝少黑化了、这个系统说她喜欢我、暗夜一颗星、穿越十九代,收祖宗为徒、成为病娇癫婆的僚机后反被恋上了、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和死对头同居相爱了、师姐,我真不是反派
现在谢湛知道了,没多久宋墨也知道了。 宋墨得知有人编排了这么一出戏来污蔑他,脸黑沉如锅底,偏偏又不能发脾气,可谓忍得很辛苦。 宋墨知道这出戏之后,朝廷大臣们没办法回避此事了,但如何处理此事,却也束手无策。 大黎朝廷第一次遭遇这么大规模的舆论战。 这出戏,除了主角的名字有些敏感之外,你找不到一丝它出格的地方。 人家讲的是男欢女爱,爱恨情仇。 如果朝廷出手,查封它,那便是对号入座。 可是不查封,对朝廷对皇室的声誉伤害太大了。 最终,《选夫郎》还是被禁了。 所有的戏班子都不许排这出戏,老百姓们也不许再谈起它,不然就会被官府捉拿。 官府还想揪出最初排这戏的戏班子,但最终查出来这就是个草台班子,就唱了几天这戏,然后就悄摸溜了。 做完这些,宋墨就扔开手了,他不觉得后续会有什么坏影响,他自信得很,他的大黎依旧辖九州之地,地大物博,人才怎么会弃他大黎,去平州那个弹丸之地? 自从平州举事之后,做了很多招揽人才的举措,但因为平州地处偏远,加上那段时间进入冬季,出行困难,效果一下子并不明显。 如今这出《选夫郎》的戏一出,叠加之前的所有的举措,形成了一个虹吸效应。 第598章 民来民来 这么好看的戏,这么好听的曲,说禁就禁了。 这是普通老百姓的埋怨声。 被说中了,恼羞成怒了呗。 这是中层的心声。 中层们一边叨逼,一边手脚麻溜地收拾家财。 做买卖的人,脑子都灵活,懂变通。 他们现在离开就亏大了,所有资产都没办法变现。 他们和南地的那些人不一样,南地那些人很多都有小辈去辽东书院读过书,在平州任职过。他们此时不走,以后就很难离开了。 他们现在走不了,也舍不得走,但不代表他们的银子走不了啊。 人出去不容易,但钱要出去,还不简单? 将家中的部分闲钱收拾收拾,托付给可靠的亲戚朋友,让对方带去平州,帮忙置办点产业。 万一将来,真是平州那位夺了这天下,那他们也不至于一下子就变得一无所有。 总之,两边下注,美滋滋。 有人在行动,也有人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没有了动作。 徐君凡是最早接到平州密信的一批人,然后,各大城门在预料中开启了,他以及家人都可以走了。 但他在思考了一夜之后,决定留在长安。 平州此举,让那些暴露了的,已经确定心向平州的人都走了,而有的没暴露的,则选择留了下来。经过这一事之后,还能帮他们潜伏得更深。 无独有偶,丹阳郡句容县县令郑桥,也一样决定留下来了。 其实他不介意回到平州的,为了前程,吃回头草不磕碜。 但是,他和自家主簿商量了一天一夜,决定不回平州! 他是心向平州的,暗中向州长夫君秦晟投了诚的。 但他和主簿都明白,经过这一回,平州必然是人才济济。他回平州的话,他相信州长不会亏待他。 可他也很清楚自己的能力,这么些年,也就是当个小小的地方父母官,能力有,却不多。 还不如继续留在东海,潜伏下来。而且他的身份还不会被怀疑,他觉得自己接下来好好表现,得到谢湛以及朝廷的赏识的可能性很大。 有朝一日,若平州再次攻打东海,那他立功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秦昭和郭翀等人在统计人数。像张献詹若水等已经确认亲平州,且暴露了的人,是他们第一批要接走的人。 “有人没来。” “但递了信来。” “名单烧掉吧。” “嗯,这部分人是一定要保护好的。” 翌日,漕帮全员出动。 他们需要送一批人到平州,另外还要送晋王等人离开。 晋王麾下的将士在得知他们王爷接下来要去东海对面一座名叫扶桑的小岛定居,问他们愿不愿意追随时,有些士兵犹豫了。如果他们追随晋王而去,就是一辈子都见不到家人了。 晋王麾下愿意追随他离开的将士原本只有三四千人,这些都是他的死忠。 后来白行知解释,他们可以先跟着过去看看,如果到了那里,非常不适应,一个月后可以离开。因为漕帮的船在一个月后会再次前往扶桑。 秦昭代表平州也表示,以后漕帮的船会不定期经过扶桑的。 如此这般,追随晋王的将士才达到六千余人。 经过秦昭郭翀和晋王白行知等人评估,这样的兵力,对付扶桑土著应该足够了。 护送晋王的任务,经过秦昭郭翀等在东海的将领们商议后,决定交给秦晟和吕明志。 范阳站在高处,看着不远处人头攒动的即墨码头。 在平州士兵的维护下,前往平州的人开始有序地登船。 他注意到,这些人大多都是饱学之士,以及大黎的中产之家。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大黎再强健的根基,都遭不住平州这样挖啊。 平州远征军是最后一批离开的,登船后,东海的土地就全部由朝廷接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