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穿越考科举在线阅读 - 第6节

第6节

这样很适合挂在讲台上,还能够重复使用。    纪元把白板的棱角打磨光滑,明日偷偷送到私塾的小室里,希望对赵夫子有帮助。    “赵夫子就知道要钱,学了几十年就考了个秀才,我呸。”纪三叔边骂边喊纪元,“丧门星滚过来,过来端碗。”    很明显,纪家堂屋还在商量私塾学费的事。    纪元正好趁这个时候,去听听赵夫子具体怎么收费的。    “每逢过节,安村长还要让咱们这些学生家长送节礼,每月再交学费一百五十文,咱们一年到头,能挣那样多吗。”纪三叔骂道,“还学什么,不如跟着我种地。今日月考,又是一塌糊涂,考了个倒数第二,这像话吗?”    纪三婶冷笑:“种地?种地能种出高屋好田?你真当自己挣来这房屋?”    说到这,两人同时顿声,显然不愿意拿钱出来,纪三婶又骂:“家里多了口人,你还不去城里做活,把你儿子的学费挣出来,若不是你去同人赌钱,还用得着发愁?”    说罢,纪三婶又指着纪元道:“明日不要去安大户家喂牛了,每日还要给他们吃奶的钱。这牛钱都要了我们三两银子,后面喂奶每日还要给两文,凭什么。”    纪元听了个差不多,端着碗筷回去,心里已经有本账。    原来堂哥纪利的学费被他爹赌输了,怪不得今天拿不出来。    算下来,上学花销确实不小,一个月一百五十文,也就是一钱半,确实不是普通人家拿得出来的。    整个安纪村也不算小,却只有十四位学生,想来就是这个缘故。    纪三叔家的条件确实很不错。    他家房屋近几年翻新的,纪利也上了快三年的学,还有买牛犊花了三两银子,再给安大户家的牛奶钱,算下来着实不少。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纪元更多的还是在愁学费。    纪三叔三十多岁,能去县城做工,他却是不成的。    虽说赵夫子默许他旁听,但长此以往下去,他心中也有愧,这个白板也只是个添头。    不仅愁学费,还有笔墨费,他如今虽可以学习笔画顺序,却始终在沙地上写,回到住处同样用沙子与树枝。    想到今日“考试”时,他写的字迹,自己都不忍目睹。    但想要练字,就要买笔墨纸,又是一笔费用。    怪不得都说古代读书难,单这门槛,就不是他一个八岁娃娃可以跨过的。    纪元细细算了。    学费一百五十文。    最便宜的纸张,三张纸一文钱。    最廉价的墨,一两墨二十文。    最便宜的笔也要十文一支。    砚台就不买了,最差也要一百文一个,他回头捡个合适的石头试试。    一个月下来,至少要花销二百文。    便是先把学费撇开,他也要至少能有五十文买纸笔。    别说五十文,就是一文钱,他都没有。    难,难如登天。    纪元叹口气,把洗好的碗筷放好,又收拾了厨房跟牛棚,再把明早要用的柴给劈好。    明日,明日要再早点起来,他要去山上挖竹笋卖钱。    春笋好吃,他要赶在大量春笋上市前,多挖一些。    寅时,差不多早上四点多,纪元就起床了,照例做好早上跟中午的饭,自己在厨房吃了稀饭就出发了。    他出门前,小黄都在睡觉,更不用说纪家其他人。    天蒙蒙亮,纪元先去了私塾的小室,把做好的白板送过去。    随后便摸到山上,蘑菇,春笋,野菜,来者不拒。    他个子本就小,人也瘦弱,跟清早起来割草的村长家小儿子撞了个对脸。    那小儿子今年二十多,平日沉默寡言,这都被吓得惊叫出声,仔细看了后,才道:“元哥儿?怎么这样早出来。”    纪元一手的泥泞,笑着道:“挖点竹笋。”    “哦,你别往山上走,这会山上还有狼。”村长小儿子随口道,又见他小小一个,背着大竹筐,叹口气道,“我帮你提着吧。”    纪元摇头,不过说起另一桩事:“安五叔,您知道这些东西可以送哪卖吗。”    村长五儿子道:“县城啊,咱们村每隔几日就有去县城的,今日就要去。”    纪元却是不能去的,一是要蹭课,二是不想让纪家其他人知道。    那五儿子道:“要不然我帮你去卖?我今日也要去县城。”    这显然也是听到村里传言的。    不然这么小一个人,何必天都没亮就出来。    纪元眼睛一亮,立刻感谢。    “但这些东西,也卖不了多少钱。”安五叔道,“顶多三四文钱。”    现在春天了,野菜,笋子,蘑菇,都不是稀罕物。    而且东西也不多。    纪元点头:“好,有钱就行。”    苍蝇再小也是肉啊。    纪元原本想让安五叔换成纸张笔墨回来,又想想还是算了。    还是先给赵夫子凑学费吧。    别人都交学费,自己却不给,定然会有闲话,说不定会连累赵夫子。    纪元又说出最后一个请求:“能不能不要告诉别人,这是我卖的。”    他说得欲言又止,安五叔却明白,拍拍他肩膀:“可以,小事一桩。”    接下来两人不再多说,赶在清晨多做点事。    一直到卯时末,安五叔擦擦头上的汗,一个半时辰的干活,他都要歇歇了。    纪元却在采集中看到几味中药,虽然是常见的药材,应当也能卖钱。    安五叔看着小孩忙碌的背影,忍不住摇头,可怜啊。    最后把东西交给安五叔,估了估价,估计到手能有二十文左右。    这还是安五叔不要车马费,免费帮忙。    若是其他人自己去卖,这一整天就要耗尽去了,也只得这么多钱。    纪元心中感激,默默记下这份人情。    安五叔却只当是顺手的事,这样小的孩子太不容易了。    等到天亮,大家还有各自的事要忙。    纪元赶紧回到村里去安大户家中,跟安大娘子说他家小黄不吃奶了。    也确实要到断奶的时候。    只是一般人户都是慢慢断,纪三婶为了银钱突然如此,小黄肯定会不适应,纪元只能准备好嫩草,让小黄好过一点。    忙完这些,纪元没发现自己满头大汗。    早上起来就没闲过。    等他再牵着牛出来,就看到安纪村不少人坐着安大户家的牛车进城,每人交了一两文的车马费。    也有人不舍得交钱,准备自己走到县城,反正不算远。    安大娘子还心疼道:“去那么多人,咱家的牛也太可怜了。”    说着,看到纪元眼神在去县城的车马上,随口道:“想去县城玩吗?”    纪元是想去的。    可他年纪真的太小了。    但凡他有个十一二岁,都要往那边走走。    头一天改变行程,纪元紧赶慢赶,还是迟到了。    正好在窗户外跟赵夫子对上眼神,吓得纪元一激灵,什么叫班主任的眼神,他再次体验到了。    赵夫子明显不悦,看到台上的白板,神色微微缓和。    再看牵着牛的纪元满头是汗,便也没说什么。    他每日卯时初去小室温书,去时白板已经在了,说明纪元早早起来,此刻迟到,多半有事。    就是说,纪元差不多四点多起来,快速做饭,放了白板。    赵夫子五点去小室读书,已经看到白板,所以赵夫子推测纪元起得比他还要早。    事实也确实如此。    纪元还不知道赵夫子的推测,老老实实罚站,心里跟着默念声律启蒙的前半段,今日赵夫子又带着学生们复习,他也能跟着学学。    幸好这些东西,他上辈子多少都背过,现在复习几遍就能跟上进度。    课堂上,十四个学生里,已经有几个学生坐不住了。    天天背书,实在是难熬。    村长家的长孙百无聊赖,一会看书一会看笔,一会看外面的鸟。    他是私塾里,唯二自己有书的学生。    另一个有书本的,是安大户家的安小河,也是私塾里的第一名。    安长孙撇撇嘴,跟安小河的哥哥安大海一起笑话他假正经。    那安小河却先给了他一个白眼,反而安大海让他别生气。